美国女人嘲笑老头不会讲英文,被精通9国语

导语:电视剧《觉醒年代》里面有一个很有意思的人物形象,这个人的形象完全是一个与时代脱节的遗老遗少。马褂,烟枪这些应该陈列在历史博物馆中的物件在他身上却一件不少。

这个狂人竟然成了北大教授,他的狂傲让很多学生们不理解,甚至对他进行了不礼貌的人身攻击。面对世人的态度,他毫不在意,一付“举世皆浊我独清,举世皆醉我独醒”的态度,悠然自得地生活在自己的精神世界里。

他曾经在北大的课堂上说出了这样的豪言壮语:“放眼整个中国,杰出的人才无非只有两个,一个是蔡元培,一个就是在下。”此言一出,课堂上一片哗然,而这位狂人就在一片惊诧中悠哉游哉拂袖而去。

这个狂人是何许人也呢?他就是辜鸿铭。年,英国人用鸦片和坚船利炮敲开了闭关锁国的大清朝的国门。此时的中国已经是危机四伏,狼烟四起,而辜鸿铭就是在这样的大环境下降生人世的。

辜鸿铭是个混血儿,他的父亲是英国人的高级雇员,母亲是葡萄牙人,家中十分富裕。辜鸿铭的父亲会说英语和马来西亚语,母亲说葡萄牙语,在这样的家庭环境下长大的辜鸿铭,对语言有一种与生俱来的天赋。优越的家庭环境让他受到了很好的教育,他从小就敏而好学,博览群书,对文学兴趣浓厚。

年轻的辜鸿铭十分想去外面的世界开阔眼界。在父亲的支持下,独立自主的辜鸿铭踏上了去英国的求学之路。他先是在英国爱丁堡大学取得了硕士学位,后来又在德国莱比锡大学研究文学与哲学。此时的文学与哲学已经熟练地掌握了九门外语,连中国人很难掌握的希腊文和拉丁文他也运用自如。而此时的他,只有20岁。

年,辜鸿铭获得硕士学位,在德国莱比锡大学研究文学与哲学,这时的他才年仅20岁。旅居国外多年的辜鸿铭十分想念故土和亲人,数年之后,学成归来的辜鸿铭终于再次踏上这片生他养他的土地。

回国之后,辜鸿铭接受了北大的邀请成为了一名英国文学教授。但此时的他却还留着辫子,这让周围的人完全无法接受。有人说他是遗老遗少,有人说他是哗众取宠,而他毫不在乎世人的非议。

在讲台上他桀骜不驯、目空一切地用英语讲解西方文学,台下的学生们一片愕然,谁能想到这个留着长辫像挂满灰尘的老古董一样的糟老头子竟然能用熟练的英语阐述着自己对东西方文学独到又发人深省的见解。

这样的派头,怕是除了他辜鸿铭再难找出第二个人来。辜鸿铭说过这样一句话:“世人都在非议我头上的辫子,那只不过是有形的物件而已,但很多人心中的辫子却是无形的。”他的话一针见血地揭示出了那些道貌岸然的伪君子的丑恶嘴脸。

辜鸿铭的辫子非是封建余毒,而是他对传统文化的固守和坚持。这是一种独特的爱国方式,辜鸿铭的一颗赤子之心又有几人能够洞悉。而他学习外语,正是要将中华文化引向全世界,让老外也知道中国人的风骨和脊梁。

一次北洋政府举办的盛大晚宴,辜鸿铭作为文化名流应邀前往。他并不是个喜欢应酬的人,在一片觥筹交错中他只是默默地坐在角落里冷眼旁观。他的身边是一位浓妆艳抹的外国女人,这个艳俗的女人觉得眼前这个老头似乎有些碍眼,就想捉弄他一下。

在侍者端上餐前汤的时候,这个女人故意用英文问辜鸿铭:“先生你喜欢这道汤吗?”辜鸿铭不置可否地微笑着点了点头。这个外国女人认为辜鸿铭根本不懂英语,还在这里装腔作势,露出了轻蔑的深情,之后就不再搭理他了。

酒宴快要结束的时候,辜鸿铭来到贵宾台前,用一口字正腔圆的英文做了一番精彩的宴会致辞,他酣畅淋漓的英语口语和幽默的措辞赢得了经久不息的热烈掌声。致辞结束后,他回到座位上,用英文向邻座的外国女人说道:“喜欢我的演讲吗?”而刚才还嘲笑辜鸿铭不懂英文的外国女人此时已经是羞惭的面红耳赤。

结语:在北大退休之后的辜鸿铭晚年又去了日本讲学,继续宣传中国文化,他是中国文化最忠实的捍卫者,在当时整个民族的所谓“精英”们都陷入崇洋媚外的泥潭之时,他却用一根辫子无情的嘲讽了这些虚伪的“假洋鬼子”。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putaoyae.com/pysd/11089.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