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R求职招聘微信群 http://liangssw.com/bozhu/19052.html
大航海时代开始之后,非洲南端的好望角变得极为重要,从这里向东可以抵达欧洲人眼中的黄金国度印度、日本等,让西方冒险者赚的盆满钵满。
(好望角)
葡萄牙人垄断东方贸易之前,好望角虽然是一个具有历史意义的地点,但是由于此时葡萄牙在东方贸易线上一家独大,这个地点战略意义却不是很重要。
随着大航海时代高潮的来临,荷兰、法国、英国等国家先后崛起,围绕着扼守东西方海上航线要道好望角的争夺也展开了。
最早在这里实施大规模殖民的是荷兰人,众所周知,荷兰马车夫在17世纪的时候才是世界上最强大的海上力量。而荷兰的崛起标志之一就是,把原来控制东方贸易航线的葡萄牙打败,从而成为东方贸易新的垄断者。
和之前不同的是,他虽然打败了葡萄牙,英法两国却拥有了越来越大的威胁,所以从17世纪后期开始,海上马车夫荷兰就加大了对好望角一带的建设,并且在附近建了一个城市,开普敦。
开普敦在英语中的意思是海角城市,这里居于大西洋和印度洋两洋交汇之地,早在年代荷兰人。就把它当做扼守东西两洋的桥头堡。
(开普敦位置)
在年建成的开普敦堡,建筑所用的材料大多数都是从荷兰本土运来,以当时的航海能力从万里之外的本土运来建筑材料,体现出荷兰人对好望角是多么重视了。
荷兰还向这里进行了大规模移民,不仅有来自本土的移民,还有来自他在东方殖民爪哇的移民。以至于到了19世纪初的时候,当地已经形成了规模颇大的爪哇人社区。
这些人常年生活在当地,已经把开普敦当做自己的家乡,并且在英国人入侵这里的时候,他们表现出了非常英勇的抵抗。
年英国人最终占领开普敦之前,这片殖民地也曾经几度易手。
年法国人占领这里,法国人的到来极大的促进了当地的繁荣,以至于他们离开的时候开普敦已经人们称为南非的小巴黎。
但是,法国人如昙花一现,三年之后他们就离开了,支援美国独立战争,让法国波旁王朝承担了巨额债务,只好在战略上实施收缩政策。
这片土地就再次回到了荷兰人的手中。
年,英国人对这里发动了进攻,并且短时间予以占领。
法国大革命所引起的对英国本土巨大的威胁,让英国在不久之后把精力放到了欧洲方向,这里又回到了荷兰人的手中。
拿破仑时代早期,法国在欧洲大陆取得了绝对优势,于是法国人和英国人之间的对抗就从欧洲大陆逐渐向世界范围内扩张,在这期间,扼守东西方海上要道的开普敦殖民地则重新成为英法两国之间争夺的对象。
此时,荷兰政府是法国人的盟友,无论荷兰人愿意还是不愿意,作为法国的邻居,强大的拿破仑王朝让他不得不俯首帖耳。
荷兰人投靠法国之后,英国认为有必要再次攻打开普敦,将这里夺下来作为自己的永久殖民地。
对英国可能的攻击荷兰人早有备案,自从倒向法国的那一刻起,荷兰政府就非常清楚,开普敦这个地方必然会遭到英国人的攻击,所以请求拿破仑派出军队帮助一起防守。
还没等法国军队动身,英国人在年7月就派出了一支庞大的舰队杀过来了。
当地的荷兰守备司令詹森斯中将可发了愁,开普敦这个地方虽然已经被荷兰人建设了多年,毕竟荷兰在三次英荷战争中被彻底打败,失去了海上霸主地位,也就导致荷兰在海外殖民地的建设上长期停滞不前,以至于在开普敦遭到英国人的威胁的时候,不仅得不到来自本土军队的支持,在当地也很难征集到足够的军队来抵抗。
詹森斯竭尽所能,在英国人来之前一共武装了多人,其中只有少量正规军,大部分都是当地的老百姓和雇佣兵。他们不仅装备差,训练差、缺少作战经验,来源复杂(有荷兰人,法国人,德国人,印度人爪哇人和黑人),而且补给在英国人的封锁之下也变得非常的困难。
让詹森斯唯一觉得欣慰的是,民兵们斗志昂扬,虽说他们来自不同的国家,有不同的肤色,甚至有不同的文化背景,但是在开普敦地区,他们早已经把自己当做当地的土著居民,把英国人的这次进攻认为是外敌入侵家乡,这给了他们保家卫国的勇气。
年1月6号,英国指挥官贝尔德中将率领两个英国步兵旅在开普敦北面的美尔科博斯特兰德登陆,向开普敦进发。
(美尔科博斯特兰德)
两个步兵旅总兵力高达多人,是詹森斯中将所能率领的部队的2.5倍,而且英国人装备精良,训练有素,补给相对来说比荷兰军队也有优势。
侦查到英军的动向之后,詹森斯中将率领荷兰军队北上迎敌,1月8号清晨,双方在开普敦北15公里的布劳贝赫爆发大战。
荷兰军队战斗力还真是不错,在兵力、装备、训练完全不如对方的前提下依然打得有声有色,抵抗了两个多小时。
直到英国军队对荷兰军的右翼发动刺刀冲锋,才将荷兰军队击败。
战斗结果,英国军队伤亡达人,荷兰方面伤亡是人。
在处于绝对劣势的前提下,荷兰军队这样的已经很不错了。
詹森斯没有撤到开普敦的城内,而是转移到距离开普敦大约50公里的霍腾托斯山脉。
英军暂时放弃追击杀奔开普敦,并在第2天抵达开普敦郊区。
主力已经被击败,小小的开普敦根本无力抵御英国军队的攻击,于是指挥官普罗弗洛打起白旗向英军投降,并且将所有防御工事移交给英军。
接下来就是对付詹森斯了。
詹森斯最初的想法是撤退到内陆地区,然后依靠这里的险峻地势,继续抵御英军,一直等到法国人援军的到来。
(当地山势)
想法虽然很好,但问题是他已经没有继续坚守的资本。
首先,面对英军的优势兵力,荷兰军队内部士气大落,很多人在撤退中就已经离开了队伍,部队越来越少,等到英军追来的时候,詹森斯手下只有多人,在兵力上不如英军的1/5。
而且,撤退的过于仓促,给养非常少,根本就没有坚持等待法国援军的物质基础。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在这种情况下拿什么来抵抗呢。
当然,对英国方面来说情况也不妙,正常情况下,以詹森斯的人抵抗英军如螳臂当车,可现在英军的补给也出了问题。如果双方爆发激烈交锋,保不齐谁先弹尽粮绝呢。
于是,英军在抵达詹森斯阵地前的时候没有发动攻击,决定选择通过谈判的方式迫使荷兰军队投降。
詹森斯真称的上是一个优秀的谈判专家,虽说军中窘迫,但依然表现的非常强势。
(詹森斯)
他提出的投降条件是:
可以把开普敦移交给英方,但是荷兰军队要保证足够的体面,甚至可以在投降之后自由活动;
被遣返到本土的荷兰军官所有的费用要由英国人来承担;
这次抵抗英国军队的民兵,他们放下武器之后,就是当地的普通老百姓,也不能遭到责难;
私有财产要受到保护;
对詹森斯提出的要求,英国人认为不可接受,于是双方在接下来的一周之内继续谈判。
终于在1月18号达成了一个协议,协议包括以下几点:
殖民地以及殖民地所有的附属物都由英国人来接管;
所有武器辎重和其他的马匹都要移交给英国人,但是军官可以骑马和佩剑;
荷兰军队不会被视为战俘,如果他们加入英国军队,英国军队非常欢迎,如果不愿意加入,可以自由返回家园;
荷兰军队回国之前,所有的费用和回到荷兰的运费都由英国人来承担,荷兰军队在回国的途中,他们的待遇和同等级别的英国军队相同;
暂时无法回国的伤病俘虏,将会接受治疗,直到康复后被送往荷兰,期间所有的费用由英国人来承担。
可以说这个协议给荷兰军队保证了足够的体面。
1月19号双方正式签署投降合同,从这一刻起,开普敦被英国人实际占领(书面合同要到年签),得到了开普敦之后,不仅让英国控制了前往东方的航线要道,更重要的是可以向非洲南部腹地挺进,开启了英国人殖民南部非洲的浪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