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杯随着俄罗斯5:0拉开序幕,
昨晚的球赛是不是看的很激动。
比赛要看,但是别忘了你的客户,
给你攻略,参赛国买家特点剖析,
帮助你与国外客户打交道工作事半功倍!
欧洲由于有着深厚的文化教育历史背景,欧洲人的素质普遍比较高,严谨的工作作风,缜密的思维能力,高效的办事效率,良好的支付能力……这一切奠定了欧洲买家在全球生意人中的良好形象。
所以很多中国的进出口企业、外贸从业人员都非常乐意和欧洲商人打交道。所以事先对欧洲买家的特点和采购习惯、谈判风格都作一些了解,可以帮助你在谈判沟通中应对自如、游刃有余!
1北欧北欧的参赛国有:丹麦、冰岛和瑞典,和中国商人打交道较多的国家。北欧国家政局稳定,人民生活水平较高。由于其宗教信仰、民族地位及历史文化,使北欧人形成了心地善良、为人朴素、谦恭稳重、和蔼可亲、按部就班、沉着冷静的性格特点。
在生意场上,北欧人有以下几点显著的特征:
(1)非常注重产品的质量、认证、环保、节能等方面,重视程度高于对价格的
其次进入澳大利亚市场的有效途径有以下三种:
1.参加当地的贸易展览会
其最大优势是直接接触澳商人,并通过与澳商接触了解澳市场。同时,澳商参观展览会是持开放心态,并可能准备签约。
2.实地推销
即推销人员访问澳大利亚,接触澳商,登门推销。在这种情况下,澳商可能有防御心理。但是,这种方式比通过信函接触效果要好些。
3.直接接触澳商
事先要准备充分,样品或样本、报价单等均应准备妥当。澳商向新的供应商开始订货时量可能不大,通常先试两三笔订单,以确定供应商的供货能力和产品情况。在确定供应商的水平以及供货顺利后,订货量就会达到合理水平,同时订货程序也可能简化。
与澳大利亚买家沟通技巧
1.学会相处,建立信任感
应对澳大利亚买家,建议先不要急于往PI,订单走,试着先和澳大利亚买家结识,建立相互信任感。澳大利亚买家一般都很随和,很nice,他们不像很多国家的买家目的很明确很急切,他们比较easygoing,所以先建立信任感,再在交流过程中拿到结果。
2.多尝试及时沟通
澳大利亚和中国的时差没有美国那么狠,而且澳大利亚客户也挺习惯用skype,可以尝试用skype和他们联系。此外,电话很方便,现在费用也不高可以多试试语音交流。
3.有礼貌,客情很好
一般澳大利亚客户很有礼貌,如果和你的合作非常愉快,都会希望和你能成为朋友。澳大利亚客户非常愿意跟人分享快乐,所以要抓住澳大利亚买家,作为业务员的我们也需要非常热情,有礼节才行。但是呢,由于礼貌太好,只要你回复他,大部分他都会意思一下回复你。所以自己也要评判澳大利亚买家给你的回复是否真的有意向和你继续做生意。
4.诚信,千万要守信用
没有把握的事情千万不要答应客户,这样会有失信誉,客户这次体验差了很难回头。答应了客户的事情就一定要做到,要时时跟进,不能只听旁人说,自己要实地检验,到工厂去跟进。即便有时候真的是自己这边的失误,也一定要和客户解释清楚,比如若货期延期,可以提前跟客户说清楚,这样客户也好有个心里准备,千万不要隐瞒客户,隐瞒只是用一个谎言去圈住客户,但是你不知道什么时候客户就挣脱以后逃走了。
澳大利亚客户的注意事项:
1.与澳洲商人进行商务交往时,应多进行一些娱乐或享受型的活动。
2.在人际交往中,爱好娱乐的澳大利亚人往往有邀请友人一同外出游玩的习惯,他们认为这是密切双边关系的捷径之一。对此类邀请予以拒绝,会被他们理解成不给面子。
3.澳大利亚人不喜欢将本国与英国处处联系在一起。虽然不少人私下里会对自己与英国存在某种关系而津津乐道,但在正式场合,他们却反感于将两国混为一谈。
4.澳大利亚人不喜欢听“外国”或“外国人”这一称呼。他们认为,这类称呼抹杀个性,是哪一国家,是哪个国家的人,理当具体而论,过于笼统地称呼是失敬的做法。
5.澳大利亚人对公共场合的噪声极其厌恶。在公共场所大声喧哗者,尤其是门外高声喊人的人,是他们最看不起的。
6.需要注意的是,不要以为在一起喝过酒生意就好做了。他们的想法是,招待归招待,与生意无关,公私分明。
物流快递出货注意事项:
所有木制产品,必须附带正本的熏蒸证书(证书须说明熏烟消毒的方法),熏烟证明号必须注明在运单或发票上。
所有到澳大利亚的快件(包括文件与包裹)须注意以下:
1.所有商业发票必须要提供市场价值,否则会随时造成延误或不允许清关。
2.清关必须具备所有的清关文件,包括完整的商业发票,装箱清单和入口许可证等等。寄往澳洲(澳大利亚)及新西兰的货件均不接受收件人地址为P.OBox。否則貨件有可能被当地直接退回发件地,如若由此产生的相关费用将会由发件承担;人自行承担。(收件人地址为P.OBOX的,是没有收件人签收货件,只是派到这个门前的邮箱里,容易丢件,发货时请寄方尽量不要发到POBOX。)
非洲(向上滑动查看内容)
非洲各国非洲客户的特点:
1、很多非洲人的办事缩影:不慌不忙不紧不慢。
尤其在工程设备,机械方面出单非常久,所以才应了标题上的拉锯战。一定要沉住气,去配合和沟通各种细节,他们理解能力有点差,尽可能解释得浅显易懂,不要和他们绕。
2、非洲客户热情幽默,尤其是黑色幽默。遇到这类型爱说话爱描述个人情绪的客户,可以和他们保持每日互动,时不时发信息给客户日常问候,或者发一些中国的趣闻,美食等配上文字,分享给他们。
3、非洲客户书面英语普遍良好。但是像在多哥,摩洛哥很多被法国殖民统治过的国家地区,法语为当地商务主要用语。
遇到绝大数黑人客户他们会随着你的口语速度去调节,发音也比较清晰,但也遇到一些口音又浓又重,因为性子急,还说得很快,有时有种好像要说唱RAP的错觉。如果能学一些土著语言,是拉近和客户距离的好办法,比如斯瓦希里语。
4、很喜欢称兄道弟。如果是遇到比较商务型喜欢邮件正儿八经说事的客户,就不建议这么做。
5、非洲地区尤其是尼日利亚,经常断电,网络信号差,所以他们大多更倾向打电话。
那边因为运营商多,以MTN,Airtel等为例,他们打电话来中国资费很便宜,举个例子,在尼日利亚他们打过来几毛钱一分钟,我们打过去可能要几块钱一分钟。因此如果遇到喜欢打电话的非洲客户,一定要做好记录,再一次书面确认重要细节。对他们一定要不厌其烦地做个复读机,好过以后纠纷麻烦。
6、对价格很敏感。一方面可能面对的是当地的印巴人,也可能是因为他们购买力有限的关系,追求性价比高的东西,甚至不惜牺牲质量,追求低价。
不要太描述质量上有多好,因为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