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嘉带4岁孩子沙漠徒步76公里,到底是爱

当甜馨在日本游玩,王诗龄在兵马俑参观,奥莉在海边度假的时候,乐嘉却在微博上宣布,即将带着女儿乐灵儿开始一场为期4天,总路程长达76公里的沙漠徒步旅行。8月的烈日下,每天平均徒步将近20公里,即使是成人也不一定能承受,更别说是4岁半的小女孩了。

一开始,七月妈妈还觉得挺励志的,爸爸带着女儿锻炼意志不是很好吗。网友们也为他打气,点赞最高的那条评论是这么称赞乐嘉的:“每年你都会给自己定下目标并且每年都会做到,这也是我一直敬佩你的原因。”

但随着乐嘉每天在微博上记录他们行程时,网友们渐渐有质疑的声音了:

旅程第一天,乐嘉说和女儿约法两章:1、不可无理哭闹,哭要有哭的理由,不哭的孩子最美;2、无论发生什么事,绝对不可以让大人抱,要靠自己的力量每天走完全程。

第一天,对这对父女来说就是一个严峻的考验,在乐嘉的记录里是这么说的:

……对我来讲,灵儿如果能四天坚持下来,那是她上辈子修来的福分,如果她能坚持下来一天,我会觉得孺子可教;如果一天都坚持不下来,我只能对自己说,那只能下回再教。但有一丝希望,我会在安全的前提下,让她明白,作为一个女孩,她这一生必须要学会独立和坚持。

中午两点,灵儿走到11公里时,开始越走越慢,唧唧歪歪不肯走了,她闭着眼睛犹如行尸走肉一般漂浮前行。无论乐嘉怎么说,乐灵儿都是眼泪汪汪地说:“爸爸,可是我真的好困好困好困,爸爸,我真的好困好困,我困得不得了,我已经困得不行了………”

乐嘉身为父亲,说自己当时内心很挣扎,使劲狠下心来。连骗带哄带鼓励,屁滚尿流地爬出了第二段的尾声。而当天的最后两公里,乐灵儿的状态已经是,泪眼婆娑,语气奄奄一息,“爸爸,我不走了,我真的不走了!我不走了”。

在这个微博下,已经有很多网友开始质疑他的“受难式教育”:

17呵成:“4岁、女孩、徒步、沙漠、4天、76KM、终点、泪流满面”不知道为什么,这些词汇一点都没让我感动,作为母亲,此刻的我真的泪流满面了,却是因为一个仅仅4岁的女孩儿……

一剑8终情:给孩子的心灵带来的是一次砥砺锤炼,给孩子的身体带来的或许是一次创伤和摧残,我觉得四岁半的孩子还太小。

七月妈妈认为,对于温室里养着的孩子,循序渐进地进行吃点苦是必要的。但,乐嘉太急了。

最适合孩子身心的运动标准,全国学前教育实施的纲领性指南其实已有说明,对3-6岁孩子的徒步要求是这样写的:3-6岁孩子的徒步行走1-1.5公里左右即可(中途可适当停歇)。

这样天气恶劣,持续时间长,高消耗的徒步运动显然不适合四岁的小孩。何止不适合,它还会造成孩子骨骼过早钙化影响身高发育,小孩关节脆弱,过度磨损也极易导致孩子发炎。

果不其然,第二天,灵儿的身体已经有了异样的表现!

旅程第二天:父女两个看着已经有点凄惨。乐嘉说最后2里路全程吟诵“嗡嘛呢呗咪吽”过来的。到了营地,发现灵儿的大腿上已经出了大片大片的红疹……

这时候网友们对他的质疑更深了,认为他是在折磨孩子而不是锻炼孩子。

虽然最后小灵儿确实突破自己,到达了终点,但七月妈妈仍然不认同他这样的教育方式。主要原因有以下两点:

为了坚持而坚持没有意义

中国父母对培养孩子的毅力非常上心,也很辛苦,但如果没有孩子的兴趣作为前提,这样强压下的坚毅品质培养便没有意义,孩子只不过是暂时屈服于外力,并没有真正地提高自己的坚毅力指数。一旦这个外力没了,反而会出现更大的反弹,事倍功半,得不偿失。

比如4岁半的灵儿,她能完成这么艰辛的旅程,完全是为了迎合爸爸,她无法从结果中总结坚持的精神,只会记得过程中,有走不完的路,睡不醒的觉,吹不完的沙,洗不干净的脸。当她终于完成任务的那一刻,内心应该充满了解脱的轻松感,而不是大人们所自豪的“成功带来的满足感”。

真正的挫折教育

挫折只是个引子

真正的挫折教育,挫折只是个引子,教育才是重头戏,它要求我们帮助孩子自己做到,让他们去体会“再坚持一下,就会更好、更棒”的成就感。

出发前,告诉孩子,赢只是一种可能,有考试就有可能不及格,有比赛就一定会有胜负,拿徒步来说,走到终点只是一种可能,受苦受累才是一种必然,这是你自己和自己的战斗,能不能走到终点,你只需要向你自己交代。

帮孩子找到他们愿意去坚持的东西,而不是逼孩子对每件事情都坚持到底,他们才会有更强的动力,不断刷新自己的记录,收获真正强大的内心。

图片源自网络

赞赏

长按







































治疗白癜风的中药有哪些
白癜风治疗医院的专家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putaoyae.com/pyyl/276.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