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看荨麻疹好医院 http://baidianfeng.39.net/a_zhiliao/210116/8595950.html
二战史上,被战斗民族修理的“战斗民族”:苏芬战争全镜解读
南京会战83年回望:从淞沪会战到南京会战
解读 :苏美冷战与 的扩大化
明清战争:东江军与丁卯援朝之战
诺门坎会战全景回望:苏军和日军到底谁更厉害?
日军与苏军的战争外交:张鼓峰会战综述
中央军官学校教导总队殉国记之前传:突击群战术与胡迪尔
周末谈兵:远望班公湖,闲谈中印边境问题
军事解读从抗战到内战的五次会战:山海关会战
爆发七十周年文集
第74军往事:抗战前的王耀武
第74军往事:李天霞的抗战时代(上)
第74军往事:淞沪鏖战,虎贲建军
第74军往事:李天霞的抗战时代及三战高安
塞外悲歌:蒙古灭国西夏之战
漫谈抗战早期战略格局的演变:从台儿庄会战到武汉会战
铁血忠魂之豫南会战(上)
铁血忠魂之豫南会战(中)
铁血忠魂之豫南会战(下)
陈炯明与年
明帝国与葡萄牙的屯门之战
南京会战83年回望:从淞沪会战到南京会战
南京会战83年回望:少为人知的南京会战
更新:庄户会战,北京西郊少为人知的抗战往事
抗战前夜,在南京外围整训的国军。
题记:年12月,国军宪兵多支部队被编入南京卫戍司令部作战序列,全程参与南京会战。
同参战南京会战的第87、第88、第36师和中央军校教导总队一样,南京国军宪兵主要驻防南京城垣复廓阵地,是坚守在南京城内 的部队之一。
12月13日,南京城陷。
关头,南京宪兵扼守、护卫撤退通道,控制轮渡、火车、汽车等运输工具。然而,宪兵在宪兵副总司令官萧山令将军指挥下,为掩护南京军民撤退血战不已,无人抢先撤退。
最终,力战之下,萧山令将军阵亡,参战南京会战的国军宪兵几乎伤亡殆尽……
弹指83年,又到天冻地寒的12月。
发生在年12月的南京会战与南京大屠杀的那些往事,如今还有多少人愿意去记得?
还会有人愿意抽空去回忆南京会战的那些宪兵吗?
早期日本宪兵。中国宪兵最早仿效日本引进,与德国关联不大。
说起南京会战的国军宪兵,网络 莫过于横店抗战神剧模式的表述:
“相传,这支神秘的部队就是国民政府自年起倾尽国力秘密组建,并于年邀请纳粹德国特种部队教官进行训练而成的 特种部队—委员长特别卫队,其代号为中国宪兵!
据日本女间谍川岛芳子于年交代,年国民政府国庆阅兵后仅30分钟,日本情报机关就接到了土肥原贤二从南京发来的密电,上面只有一句话:
中国宪兵现身南京,战斗力极其强大。
……
蒋介石于年开始对全国万军队进行选拔,经过层层严格筛选,组成了一支人左右的卫队。
这支卫队的成员,个个身怀绝技,以一当百”……
显然,稍微了解历史,粗通军事的朋友都知道,这是典型瞎掰。
可惜,这一典型瞎掰居然使得很多人都去信以为真,纷纷认为这就是南京会战的历史。
背离历史,辜负先驱,可谓遗憾之极。
这般遗憾,既见证了多数人们对抗战历史的漠然,更见证了多数人们对抗战常识的无知。
今天这段南京城抗战的故事,就从国军宪兵开始说起。
宪兵,英文militarypoliceman,简称MP,也被称为军队警察。
宪兵这一兵种出现在现代军队编制,是专司督察军纪,稽察军风,处理军队及军人违法犯罪,负责地方军事戒严,卫戍首都及重要军政部门,执行守备或运送军事物资、战俘等特殊军事任务的职能性特种兵种。
宪兵是特种兵。
但是,职能所在,宪兵为军队司令部及军事机关指挥的执行特殊军务的特种兵,而非作战部队。
中国宪兵源出日本,最早出现于年满清光绪31年间。
——汉语里面宪兵词汇,即来源自日语。
当时,清廷推行新政,派遣载泽、徐世昌、绍英等人赴日本考察军事,邀请顾问,仿效日本宪兵制度整训军纪,在天津创设了宪兵学堂。
就此,宪兵作为现代军队的一个特种兵种进入了中国。
清军改革仿效日军,是以,宪兵也由日本进入中国,与德国没有太多关系。
年1月16日,九一八事变之后,国军在德国军事顾问团帮助下加速军改,即以南京总司令部宪警处与首都卫戍司令部合并,筹组了国军宪兵司令部,隶属军政部,统辖全国宪兵。
——在军阀割据时代,诸如晋绥军等地方部队,都有自己的宪兵。
这些非中央系宪兵名义上受宪兵司令部统辖,实际上还是听命地方军头。这也是抗战前夜中国地方和军队处于分裂态势的剪影。
闲话,言归正传。
宪兵司令部建成之后,随即,国民政府公布《宪兵勤务令》,军政部公布《宪兵服务规程》,确定宪兵制度,明定宪兵职权,扩编宪兵部队。
就此,国军宪兵部队基本定型。
国军宪兵与前清宪兵一样,主要仿效、沿袭日本宪兵制度。
国军宪兵军纪极严,除却一般步兵的射击、土工之外,更强调培训学习指纹学、国际公法、国际私法、刑法、刑事诉讼法、军刑法、犯罪学、宪法、国际礼仪等等专业科目。
如此可见,国军宪兵既与德式军训没有关系,其培训学习科目更非以野战军实战训练科目为主,因而与所谓陆战精英毫无关系。
当时,国军在德国军事顾问团辅助下轮番实施军改,换装部分德械。因而,国军宪兵也部分换装了德国武器。
国军宪兵虽然文化素质较高于其他国军部队,不过,因为国军宪兵既非作战部队,沿袭也是日本宪兵体制,因而部分换装德械,主要也是仅是毛瑟 、骑步枪等单兵武器,更非德国军事顾问团秘密训练的奇兵。
年,抗战前夕,中日关系日趋紧张.
为此,护卫津浦线、陇海线、京杭线等主要铁路线的国军宪兵开始加强野战军训,并配置少数迫击炮与轻机枪。
不过,就整体而言,国军宪兵常规野战能力还是远不如同期国军调整师等野战部队。
其实,兵种职能所在,宪兵主要用在后方,战力不如前线正规野战军,这是起码的军事常识。
然而,中日战局变幻,本该用在后方的宪兵也就在无奈之间,走向了抗战前线。
在年11月15日,淞沪会战失利,国军备战南京会战。
鉴于淞沪会战参战国军各部伤亡惨重,无法完成补充休整,大战将临之际,南京卫戍司令部急缺部队。
无奈之下,建制相对完整的南京宪兵部队,自然就成为南京卫戍司令部的 兵力。
宪兵为特殊军种,编练不易。为此,国军宪兵在战前即一分为三。
一路,以宪兵司令谷正伦亲率司令部机关及少数宪兵部队等,退往重庆筹建陪都事宜。
一路,以宪兵副司令张镇率宪兵学校迁徙长沙,保留宪兵种子。
而后,以副司令、参谋长萧山令少将率领宪兵留守司令部及第2团、第5团、第10团、教导第2团等1万余宪兵部队进入南京卫戍序列,准备应战日军。
这1万有余的宪兵队伍既包括余宪兵,还包括当时首都警察厅各个分局警长、警员等人,保安警察队人,合击人左右。
萧山令到任后即将这部分警察队编为10余个大队。
——以这样的警宪部队用在战场,可见当时国军兵力之缺乏,确实无奈而为之。
民国警察通常装备单兵轻武器,实战能力必然不如正规军。
不过,宪兵虽然装备简单,因为宪兵负责监管南京武器军火库存,同时宪兵文化素质较高,有着较多技术军官。因而,备战之初,宪兵发放武器并加强战前训练,加速扩编了适应作战的迫击炮、重机枪等单位。
然而,宪兵基本装备武器大多以单兵轻武器、近距离武器为主,这番战前磨刀,不过聊胜于无。
宪兵上阵,意义大过实战。
这既是国军抗战至紧要关头的无奈之举,更是国军坚守南京、抗战到底的决心。
11月18日,南京宪兵各部被部署南京市内和复廓阵地。
其中,宪兵教导第2团负责带领民工抢筑雨花台防御工事,宪兵第10团负责巡察及城防勤务,警戒日特、汉奸破坏,宪兵第5团负责南京卫戍司令部护卫,以及确保下关一线铁路、航运的运输。
26日,日军进犯南京,来势凶猛。
为此,唐生智及卫戍司令部按照作战预案,将参战部队10余万人分别部署在南京外围防线、南京城垣复廓阵地等两层防线迎战日军。
欢迎长按添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