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12月29日,晴。今天是行程的第九天,也是最后一天,到了该告别的时候了,在回巴黎的路上,竟然会有很多不舍,不知道从何说起。在法国呆了两年多了,感觉把自己置身于一个独立的环境中,原本心思敏感细腻的我好像也变得有点渐渐的减少了表达的欲望。
但这几天,不知道为什么,好像丧失的感情正在一点一滴的找回来了,竟然会有很多的不舍。不知道是对美丽景色的不舍还是对旅途中的人的不舍,总之就是会有一丝不舍,好像内心柔软的地方被触碰到了,于是内心丰富的世界也开始恢复温柔了。还是想记录一下自己所走过的路,所遇到的人,以及一些旅行日常小事。希望自己老了之后再看看这些照片,再回忆起来这些人,看看自己的记录文字,应该会微笑,毕竟年轻时候的日子是最美的,是需要记录的,也许观众不多,但记忆永远会在。
旅行的第一天,由于法国大罢工,火车取消了,于是只能坐Blablacar去巴黎,而且也没有地铁,于是我从意大利桥穿越了大半个十三区走到了意大利广场。整个团只有20个人,人比较少。坐我前面的大爷,80岁了,自己一个人满世界跑,也是让我觉得厉害了。他说自己老伴前不久去世了,自己想趁着自己还能走,就多出门走走,自己现在是加拿大国籍,住在加拿大,自己四代都是华侨,很小的时候就出国了,自己的子孙后代遍布全球,每年都会花四个月的时间出门旅行,去看这个世界,我真的由衷的佩服,毕竟我还年轻,还有精力去世界走走看看,如果我以后到了他这个年纪,恐怕是懒得出门了吧,可能觉得去哪里都会很累吧。让我佩服的另一点是无论什么时候导游说约定的时间集合,他都能找的回来路,甚至比很多年轻人都还要准时。他说现在老了,身体不如从前了,现在出门就得带一大包药。羡慕我们年轻人,好像还有无限可能性。看到他就仿佛看到了我爷爷。有种特别的亲切之感。
然后就是几个阿姨,都蛮有活力的,闯世界的欲望很强烈。特别是Ellen阿姨,和她接触的稍微多一些,可能是因为她说自己住在美国的南加州吧,毕竟是我很向往的一个地方。她很和蔼可亲,相处下来很舒服的感觉。自己在国内读了大学,学的是应用数学,之后在化工设计院工作了几年之后,决定去美国看看,于是在年去了美国读研究生,学的是计算机科学。上学期间遇到了美国老公,年结婚,一直生活到现在。有两个女儿,一个猫一个狗,生活幸福。现在也是在一家上市公司的IT部门的负责人,来这边出差于是就给自己放个假顺便报个团玩一玩西班牙葡萄牙。真的是很神奇的世界呢,相遇需要缘分,她给我们分享自己经历的一些事情。说自己在美国的生活,在那个年代选择出国读书的人真的需要很大的勇气,她说自己出国后的十年没有回国,因为旅费太贵,一直都在努力,想要在美国生活下来,需要不断的打拼事业,这种对生活的劲头真的需要我们好好学习,毕竟来国外学习机会难得,应该要花更多的时间用在学习上,应该为美好生活而奋斗。
然后就是廖老师和妻子,我觉得和别人开始熟悉起来是因为吃饭。圣诞节那天的午饭是导游安排好的项目,我们报名了,当时有7个人报名,饭虽然很一般,但比饭更可贵的是可以和大家一起聊聊天。至少会有那么一点点了解。比如就认识了廖老师夫妇,在洛林大学当教授,教生物工程。法语当然是贼溜了,老家都是成都的,佩服在法国大学当教授的,毕竟中国人要留下来不容易。感觉也很幸福很恩爱的样子,阿姨也像个小女孩一样,爱吃冰淇淋,爱和年轻人一起蹦一起跳一起闹,心态很年轻,走哪里都要牵着手,这种感觉真好呢。
那天中午一起吃饭的还有上海母子,那个男生三十多岁,自己喜欢法语,喜欢法国文化,经常来法国玩,还专门去上海的法盟学习法语,也是对生活很有热情的人了。努力工作,努力生活,难道不是我们所追求的吗?
然后就是坐在我们后排的阿姨,感觉心态也很年轻,很有一股闯劲,也是自己一个人从国内跑来这边玩,很爱运动,身体素质很好,儿子已经30岁了,但自己还是很热爱生活。真的看到的都是一群很积极向上的人。
坐在我左边的女孩和我年纪差不多,比我大一岁,在巴黎四大读研究生,学的是编辑出版,在法国也呆了五年了,之前在勒芒也呆了一年,巴黎呆了四年,感觉她是个说话很温柔的女孩子,是山东人,也是个文艺女青年了,满世界走走停停,看各种展,看各种艺术,特别是各种书展,对生活也是充满了热情的女孩子。
圣诞那天晚饭也是大家一起吃,是在一个西班牙和葡萄牙边境的小城,认识了美国俩姐妹,她们全家都移民到了美国,现在住在旧金山,姐姐做中医,针灸之类的,妹妹也在那边工作,活泼外向的性格,也很有趣了。以及英国留学小妹妹,才19岁,重庆人,在杜伦大学学计算机,才来欧洲三个月,真的是萌新,Ellen阿姨就已经开始开玩笑的帮她张罗对象了。因为晚饭是海鲜自助,老板的儿子圣诞放假帮爸爸打工在这里当服务员,阿姨就找他聊天,饭店老板也是温州人,十几岁就来到这边开始闯,现在也是家大业大,有很多门店,有俩儿子,都是读的私立学校,接受精英教育,每个月光孩子的学费开销就要一万欧,不得不感叹一句中国式的家长都是一样的啊,就算自己再苦再累也要给自己的孩子创造更好的学习和生活条件。阿姨就在那感叹老板的儿子太懂事了,因为她说自己有两个女儿,一个15岁,一个13岁,都很调皮,说她们生活的时代都条件太好了,就不懂珍惜。大家就在那闲聊,聊生活,聊人生,聊八卦,女生的八卦真的是不分年龄啊。真的很喜欢她们的热情,毕竟感觉在国外都是独立的个体,很少享受到集体的快乐,以及集体的热情,原来人都是爱热闹的,热闹会让人上瘾,原来并不是喜欢孤独,只是当人潮散去的时候,很多事情还是得自己去面对。所以偶尔热闹热闹一下也是挺好的。
还有几个小妹妹,比如在爱丁堡上学的王同学,也是个文艺女青年,以及那四个一起出来玩的小妹妹,都太有活力了,不得不感叹一句年轻真好,还能折腾,还能一起疯一起闹。她们的快乐很容易感染到大家,比如在马德里的斗牛场外面,她们就会跳跃拍照,然后就立刻感染到了阿姨们,也一起跟着她们旋转跳跃,所以说快乐是可以传染的,要做一个快乐的人,才能给身边的人带来快乐。
至于旅途本身,最让我想再去的两个地方就是巴塞罗那和里斯本了。喜欢巴塞罗那的圣家堂,奎尔公园,米拉之家和巴特罗之家,都是高迪先生的建筑作品,风格比较独特。而里斯本,则是一个色彩鲜艳且物美价廉的地方,以电车而出名,喜欢那里的蛋挞,海鲜饭以及海鲜自助。以及亚欧大陆最西端罗卡角,一个被无数人打卡的地方,在那里看落日好像也是一件很浪漫的事情。站在悬崖边上,海风呼啸而过,看着夜幕一点一点降临,感受着大自然的气息,美好而宁静,天边的云彩由橙黄变成粉色,一点一点的蔓延开来。路止于此,海始于斯,一切都美的刚刚好。
年即将过去,年即将到来,旅途会结束,但生活还在继续,年我的愿望比较质朴,希望自己有所收获,早日毕业,也希望看这篇日记的你们也一切顺利。
wa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