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酒旅国婚姻之城奥比多斯葡

北京什么医院皮肤科好 http://m.39.net/pf/a_4655748.html

作者

酒百合

人生不过百年,桃李春风也好,笑傲江湖也罢,都需要一壶好酒,伴漫漫旅程......

奥比多斯Obidos/4/25不记得白居易哪首诗里说过的。一壶酒,半碗粥,吃饱喝足后,在树阴下睡个午觉,是人生至乐。今日中午,就是这般舒适景象。一觉醒来,发觉窗外的屋顶、台阶,都是湿漉漉的,很有一种“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的味道。不知怎的,就想到了数年前游览过的,葡萄牙文化古城——奥比多斯。是的。奥比多斯这座幸福的小城,就是因为葡萄牙王国的两段令人瞩目的婚姻,都是把其作为结婚礼物赠予了新婚燕尔的伴侣,而以“婚姻之城”的名气著称于世。如果阳光灿烂,一年四季都是花团锦簇着,古朴、浪漫、有一种历久弥新的希望。在这样的地方,展开一段婚姻的旅程,不管未来如何?至少会有几许美好的回忆。那年,初至奥比多斯,已是黄昏,也是刚刚经历了一场小雨。空气中依然弥漫着潮湿的朦胧,古城的城墙和地面,因为雨水的滋润,颜色又加深了几分,倒显得更加古朴了。那赫然矗立在斜坡之上的,就是波尔塔门。这个中世纪风格的城门,数百年来,不知道见证了多少对情侣携手穿行,以祈求幸福。而围绕着奥比多斯的古老城墙,多得曾经统治其间的罗马人、摩尔人、葡萄牙人的一次次修复加固,如果是把它看做维护婚姻的堡垒,也确实算得上一道坚不可摧的防线。趁着月黑风高,可以步行至当年的国王和王后,举行婚礼的那座教堂。雨刚停,沿着石子铺成的道路,一路走街串巷,一路听着两旁的屋檐,不时传来“嘀嗒嘀嗒”的滴水声,街上几乎没有行人。在这冷清的夜晚,还真是感受到了婚姻的现实意义,两个人一起搂肩搭背逆风而行,总可以互相温暖和慰藉着,不至于太过“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般凄凉。面前,是一座洁白的小教堂,以夜晚湛蓝的天空为背景,加上四周的枯藤老树衬托着,显得格外的静谧、安详。我们和这小教堂一起沉默着,良久,谁都不愿意打破这难得的默契。这真是个古老的集聚地,算起来已有超过两千年的历史了。如果想费些笔墨,把这些前尘往事交代清楚,恐怕要耗费读者们太多的精力。我想,只要留意,这个位于葡萄牙首都里斯本80公里以北的,依山而建的白色古城,在公元前年已经有史料记载即可。而不必在意,它隶属的葡萄牙王国,如何经历了勃艮第王朝、阿维斯王朝、哈布斯堡王朝、布拉干萨王朝的峥嵘岁月。只不过这些王朝之中,有两位国王及王后,还是要特别提到的。那就是勃艮第王朝的迪尼斯一世和王后伊莎贝尔.阿拉贡,以及阿维斯王朝的阿方索五世和王后伊莎贝尔.科英布拉。把他们的姓氏都标出来,并不是因为这些信息,对于这次旅行有多么重要。而只是为了把这两次众口铄金的浪漫婚姻,清晰地分门别类,不至于张冠李戴。另,网上有太多的信息以讹传讹,错的有些离谱了。我特地考证了一下,把这两段大家津津乐道的爱情故事的背景稍微罗列一下。17岁的迪尼斯一世和10岁的王后伊莎贝尔.阿拉贡于年结婚,奥比多斯是王后的嫁妆(是不是有些失望)。不过,由于王后尚未成年,正式的婚礼是在七年后举行的。迪尼斯一世被称为“诗人国王”,一生作品为数不少,开拓了葡萄园早期诗歌的先河。除此之外,国王对农业耕种也颇有建树,也算得上是田园诗人了。伊莎贝尔.阿拉贡以善良贤德著称于世,并且热心于政治,除了积极参与慈善事业,还做了几次局部战争的调解人,成功地平息了战火。13岁的阿方索五世和同样13岁的王后伊莎贝尔.科英布拉于年订婚,这次,奥比多斯是国王的礼物。正式的婚礼在两年后举行,两人的感情据说相当美满,八年的婚姻为他们增添了三个子女。可惜王后英年早逝,23岁就一命呜呼了,据说还是中毒而死(是不是有些惊悚)。阿方索五世热衷于开疆拓土,他的军队第一次穿越了赤道线,领土覆盖至北非的摩洛哥。亡妻离世20年后,国王至年才娶了第二位王后。也许,从某种意义上讲,这国王确实算得上长情。之后数百年,奥比多斯一直成为历任葡萄牙国王,送给王后的结婚礼物,成就了“婚姻之城”的美誉,也让这座得天独厚的文化小城,在历任王后的打理下,更为的精致和恬静。奥比多斯的这些美态,适宜在清晨欣赏。踏着晨曦的薄雾在石子小路上穿行,晨芒未见熹微。随着时间一点点移动,城中的小铺一间间被打开,如同期待了一夜的蓓蕾此起彼伏地争相盛放起来。色彩缤纷的各式商品被忙碌而有条不紊地陈列到门面,整条街道苏醒过来。狭窄的街区,本来就只能容三五人并肩,偏偏有两辆货车接踵而至,行人只能躲进已开的商铺暂避。这两驾货车,前面一辆是收垃圾的,后面一辆是送牛奶的。街坊们显然早就习惯了这个频率,一手递出垃圾,一手收进牛奶,这两辆车就在整个城里走走停停。感受到了这人间热闹的气氛,太阳终于也不甘示弱的露出脸来。照着那满街的碎石路,似乎都反出光来。连同那挂在门边的法朵吉他,也显得活泼而轻快了。只要往山坡上走,奥比多斯所有的路,都可以通往山顶的城堡。沿途皆是亮白的墙、亮橙的瓦、亮蓝的屋角。在蓝天白云下徜徉,似乎和昨晚的萧瑟是完全不同的两个世界。还是早春,精心栽培的各式鲜花已开的甚是耀眼。这小城到处种满怒放的鲜花,道路旁重重叠叠地开着,石阶上团团簇簇地开着,窗台、院落、甚至屋子的外墙上都挂放着大小不一的红陶花盆,一丛紫藤,一丛迎春花,一丛蝴蝶兰,一丛三角梅……行走的游客也开始多了起来,每一张笑脸都热情洋溢着,和周遭的环境完全融为一体。这里的主题就是幸福和浪漫,坚固的城墙,仿佛把其它的负面情绪都挡在了墙外。终于见到了中央的城堡,一座中世纪的建筑呈现在眼前,如此古朴完整,气势磅礴。这古堡原为摩尔人创建,被葡萄牙国王占领后,曾几番改建,规模不断扩大。到了年,曼努埃尔一世和再一位伊莎贝尔喜结连理,经过一番“挥霍无度”后,更是把城堡打造成了一座经典曼努埃尔风格的宫殿,美轮美奂。每年4月,城堡前的广场上,会举行一年一度的巧克力嘉年华。据说最抓人眼球的,是形形色色用巧克力制作的服饰表演。可惜我还没有现场参加过,截一张图让大家流流口水。在小城吃过午饭,自然要喝一杯本地特产的樱桃酒Ginja。这甜美的餐后酒以巧克力制成的杯子盛放,里面还有两颗新鲜的红樱桃,卖相极为娇俏。樱桃酒甜酸可口,巧克力丝滑怡人,不免多喝了几杯。趁着酒意,我来到城堡脚下的一家书吧。看守店门的女士极其优雅,给我行了个隆重的曲膝礼后,又为我奉上一杯香浓的咖啡,便自行退下。我随意坐下,挑了一本图书读起来。除了中文,我对其它的地球文字都涉猎不深,但对面前的这本图书,我居然可以读得朗朗上口,本来已是迷惑。半晌,又有来客,是两位女士,都穿了华丽的葡式礼服,远远地对我行了曲膝礼,又毕恭毕敬地走开了。她们是谁?为何对我如此恭敬?正恍惚间,忽然听到有人叫我,但仔细分辨,称呼的又分明是“伊莎贝尔”!我猛地惊醒了,才发觉摆在我面前的,赫然是我自己的著作《世界百大葡萄酒庄品游及评分大全》,而翻到的篇章,正是葡萄牙的顶级名庄。没想到世界大同,我写的书,在这里也可以读到。刚才种种,是发了个梦吗?难怪!走出城堡,已是黄昏。我登上围绕小城的石头高墙,从高处俯视奥比多斯全貌,眺望四周原野的风光。这围墙起初是摩尔人所筑,也起高楼,也宴宾客,这本来用以抵挡异族入侵的坚固城墙,却身不由己的换了一茬又一茬的主人。在城墙上信步而行,两旁都没有护栏,可见是崇尚生命自由,去留自便的。极目四望,巨大的风车在慵懒地转着圈。而附近的村落延绵着,新的和旧的,橙黄色和黛青色的,屋顶错落有致地交织着,仿佛自古以来就是这样荣辱与共。更远处,是大片还未发芽的葡萄园,晴日里,也是“夕阳无限好”。古城中,可以在一草一木里领会岁月的枯荣流转,在笨拙的砖瓦里感受时光的温柔眷恋,往后余生,只会更加珍惜。这古老的建筑,穿越了百年千载,一直保持着自己原来的模样。在来来往往的人群里,见证了海枯石烂的坚贞,凝聚了春去秋来的誓言,更经历了红颜易老的感伤。再一次回到生命的原点,才发觉,活着就是奇迹。接下来,我会写写,北美的几个国家的文化酒旅。欢迎大家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putaoyae.com/pyyl/8322.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