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组赛首战顽强逼平西班牙,葡萄牙克服了过往困扰他们多年的“世界杯慢热症”。考虑到五盾军团总能在欧洲举办的世界大赛中取得好成绩,其他夺冠热门球队如德国、巴西和法国等又纷纷陷入困境,拥有状态爆红的绝对核心和一众实力不俗的角色球员的葡萄牙,无疑值得被高看一眼。
若昂-马里奥被桑托斯视作维护中场运输线的最佳人选,这位葡萄牙队史中风格最为低调的10号球员能够胜任中场多个位置,他的优势在于擅长盘带推进,脚下缠斗能力强,能够顶住防守背身接球完成过渡,可以在局部狭小区域连续拼抢刀山球。若昂-马里奥在欧洲杯时期的菱形体系中担任“梭子”,在平行体系中的角色是一名坚持“内线”打法的边前卫,桑托斯希望他可以在无球时保护格雷罗,在由守转攻阶段作为肋部的支点控制球权,掩护格雷罗从外线完成推进,减少C罗过多回撤接球造成的无谓消耗。
(葡萄牙没有采取临时五后卫防线,格雷罗在外线面对阿姆拉巴特时很吃力,马里奥补位到禁区时慢了半拍。)
一是左后卫格雷罗在单兵防守中压力较大。葡萄牙在防守中的站位是标准的4-4-2,桑托斯没有安排边前卫(马里奥具备这个能力)填塞边后卫区域构建临时五后卫防线(5-3-2)。此举的意图可能是希望马里奥留在中场作为由守转攻阶段的推进支点,如果马里奥在无球阶段深度回撤为左后卫,那么C罗就需要相应地后撤接球,这会增加他的体能消耗。
在对抗最为激烈的边路战区,若昂-马里奥的防守和接应是葡萄牙在强侧最重要的战术元素,当摩洛哥的进攻发展到了前场30米区域之后,葡萄牙需要威廉-卡瓦略和穆蒂尼奥提供“减震”效果对两位高龄中卫形成保护。前者主要负责外围的上抢和补位,后者多次沉入边后卫和中卫之间的区域填塞空间,利用脚下频率较快的特点完成属于清道夫的任务。
当马里奥&格德斯能顺利完成推进任务的阶段,C罗多次在右路对位阿奇拉夫。在左路压力逐渐增大的时候,桑托斯调整了马里奥和格德斯的位置,葡萄牙的主攻方向换到了右路,“无球”的格德斯能够更好地协助格雷罗防守阿姆拉巴特。在右路有马里奥担任支点的情况下,C罗游弋到了左路和格雷罗形成串联,葡萄牙上半场最好的机会变来自于两人之间的配合,第38分钟,C罗在反击中过顶直塞找到插上的格德斯,后者的打门被穆尼尔扑出。贝尔纳多-席尔瓦和热尔松-马丁斯是桑托斯在重点提携的球员,然而,葡萄牙在世界杯上的战术更加保守务实,两名球员不可能像在世预赛期间在进攻中那样得到了队友的鼎力支持。葡萄牙如今的防反战术要求承担反击任务的球员必须具备很强的个人持球推进能力,欧洲杯时期的主要轮换球员若昂-马里奥、雷纳托-桑谢斯和安德烈-戈麦斯就是这样的球员。在桑谢斯和戈麦斯双双落选的情况下,若昂-马里奥已经变得不可取代。
(葡萄牙在上半场获得最佳运动战得分机会来自于C罗的策划。)
尽管有球技术随着年龄的增长出现了下滑,连续的技术转型也让C罗开始侧重于无球进攻,但金球先生在俱乐部和国家队都是当之无愧的战术核心。较之大多数需要长时间持球的“核心”球员,C罗的可贵之处就在于他能够正确地理解所谓核心的价值与意义,可以审时度势地切换角色和打法,在关键时刻信任队友和教练,金球先生可以是享受无限开火权的塔尖之钻,也可以在部分时段变身精密机器中的一枚螺丝钉,无论是作为红花还是绿叶都竭尽所能地去帮助球队。可以预见的是,在接下来需要依靠防反战术对付强敌的时候,C罗很可能会继续出任双箭头中的副攻,或者干脆作为单箭头为中场球员提供掩护。如果桑托斯认为安德烈-席尔瓦已经做好了准备,他或许会重启世预赛期间大杀四方的双前锋组合,C罗将迎来他在国家队层面的“本泽马”。
文章转自:懂球帝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