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一大波艺术家脑洞大开的作品,他们从垃圾中找到了审美趣味,让废物变为艺术。慢慢欣赏。
1.垃圾山水画
第一眼看中国艺术家姚璐的数字拼贴画作品,还以为是中国水墨画,仔细一瞧,才发现这些图片中的青山绿水都不是真正的植被覆盖。
姚璐先将这些被绿色防尘布遮盖的垃圾填埋场用相机拍摄下来,然后用图像编辑技术加以修饰,意象化,形成别具风格的山水画。青烟渺渺,郁郁葱葱,山泉涧流,曲径通幽。通过这种图像再创作的艺术手法,向大众传达了自然环境被高速发展的都市化进程所产生的大量垃圾破坏的这一讯息。
2.易拉罐油画
费城艺术家KimAlsbrooks将她的最新系列作品命名为“我的垃圾家族”——以压扁的易拉罐和快餐盒为画布,创作高大上的历史人物肖像画。她的灵感来自于在美国南方的生活经历,那是个阶级意识盛行的地方,而身处其中的她发现深受其扰。
“当我在南方生活时,第一次有了‘垃圾家族’系列的想法。在南方流行的意识形态让人压力山大,尤其是阶级划分的部分。传说故事、历史偏见和对于社会结构的多愁善感混合在一起,形成了这种社会主流思想。我就是想把那些象征着这些的、曾经画在象牙上的博物馆油画画在垃圾上,对‘精英主义’发出挑战。”
3.垃圾街景
过去几个月中,葡萄牙艺术家Bordalo二世出没在里斯本的大街小巷,寻找心仪的垃圾作为创作素材。这些被遗弃的塑料布、旧铁丝、破墙版、废电线经过他的细心重组,喷上涂料,变成栩栩如生的花鸟鱼虫呈现在人们面前。艺术家表示,这不仅是对资源的回收利用,更是一种看待我们所处的世界的全新视角。生活处处有美好,即使偶尔有些负面垃圾,也可以在不经意间成为通往幸福的道路。
4.灰烬中的科学家
这套名为“曼哈顿计划”的作品创意独特,以参与第一颗原子弹研发过程的著名科学家们为原型,艺术家NoahScalin用成百上千的火柴细心摆出独具风格的肖像。从爱因斯坦到奥本海默,这些智者目光如炬炯炯有神,眼中燃烧着知识之火。然后,它们就被烧掉了,只留下灰烬淡淡的痕迹……
Scalin以“燃烧前”、“燃烧后”的方式并排展示作品,以此探索生命的无常以及这些科学家无意间对我们日常生活产生的影响。他如是说,“这些燃烧后的肖像不禁让人想起核弹在广岛的土地上留下的永久痕迹,和受害者心头挥之不去的阴影。我还制作了那两颗核弹——‘大胖子’和‘小男孩’——的剪影。它们已经消失在广岛了,但是那些伤害会永远刻骨铭心。”
4.法国艺术家用海洋垃圾打造野生动物雕塑
法国科西嘉岛的艺术家GillesCenazandotti利用他在海滩上搜集到得垃圾进行创作,变废为宝,成功制作出了各种栩栩如生的动物雕塑。
Gilles的作品利用了各类海滩垃圾,例如塑料瓶盖、打火机、梳子、旧耳塞、水桶把手等各种塑料部件。变废为宝的灵感据他所说主要是来源于大海所给他的千变万化的深刻印象。如今,人们生存的环境被越来越多的垃圾覆盖,环境在不断变化着,而Gilles正想借他的这些雕塑来展现动物们在这种环境中所做的斗争。
楚尘文化新书速递
▼
《危险的大笑》、《飞刀表演者》:普利策奖得主,国内首次引进;打破短篇小说的写作规则;情节奇特、叙述冷静的短篇小说,穿透无趣的表层现实,在熟悉与陌生之间旅行,在奇迹与平常事物之间旅行,美丽、深刻、激发想象。《纽约时报》年度十佳图书之首;孙仲旭先生最后译笔。《噪音书》:你想要的一切,你不想要的声音(一本书改变你聆听世界的方式)——崔卫平、熊培云、许知远同声推荐特色号推荐名称皮肤病治疗最好医院香港治疗白癜风最好的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