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传送门
大航海时代--发刊词
“一带一路”前世今生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毛泽东
01
—
穷则生变--葡萄牙的远航
欧洲近代的航海始于当时最贫穷、最偏僻的葡萄牙,是有必然原因的。
葡萄牙位于欧洲大陆最西南端的伊比利亚半岛,即使在地中海航行畅通无阻,货物从遥远的东方运抵葡萄牙,也会变成全欧洲最昂贵的。
比距离?我葡萄牙就想问问,还有谁?
因此,这个欧洲当时的贫穷小国,最有动力去寻找新的航线。
说到葡萄牙的大航海,必须得提到恩里克亲王(又译亨利王子,InfanteD.Henrique,DukeofViseu,—)。
作为王子,他从小学习战略和战术,博览群书,向往历险和战斗的生活。在他看来,探索未知的地域,并传播基督教教义,是基督徒的职责。
欧洲近代第一位航海家恩里克亲王
当时欧洲刚经历了黑暗中世纪,生产力水平低下,但教会及新兴贵族对香料、丝绸和黄金有着旺盛需求,供小于求的条件下,只能求助贸易。
可贸易线被阿拉伯人占据和垄断,从陆路到达南非、印度和亚洲是不可能的,在强大贸易利益的驱动下,恩里克开始研究海路。
说到早期的航海,总是会提到郑和和恩里克,其实他俩基本算是同代人,恩里克比郑和小23岁。
郑和在—年间七下西洋,恩里克则是在年开始派人航海。年到年,恩里克派出的探险队逐步地发现了尚无人类居住的亚速尔群岛,不久后葡萄牙便开始殖民。
殖民亚速尔群岛
为葡萄牙创造了海上驿站
02
—
学院与技术--恩里克的情怀
有点意思的是,恩里克作为欧洲近代第一位航海家,他并没有真正航海过,都是派人去的。不过,他最大的贡献,不是航海,而是航海学院。
他在葡萄牙最南部的圣维森特角(CapeSt.Vincent,又译成文森角)创办了一所航海学院,培养本国水手,网罗各国的地理学家、数学家和天文学家。
学院设立图书馆,广泛收集地理、气象、信风、海流、造船、航海等文献资料,收藏修订大量海图,资助航海科研工作,并且改进从中国传入的指南针和欧洲古代测量纬度的星盘。
航海学校所在的圣维森特角
15世纪前,在欧洲航海技术最先进的是威尼斯人,因为主要在相对风平浪静的地中海里航行,使用的船都是单桅横帆的帆船。
这种帆船适合顺风航行,因为它兜风面积大,但是不容易转弯,遇到大风大浪很难控制,而且逆风时几乎无法航行。
但是这种船不适于远航,于是恩里克把最大精力放在了技术创新上。终于研制出一种适合远航的多桅三角风帆船,这种帆船可以在逆风中行驶,而且很容易转弯。
葡萄牙依靠新式帆船开始远航
年,恩里克病逝。他生前只在自己熟悉的海域上有过几次短距离航行,虽未远洋,但历史学家认为他无愧于“航海家”的称号。
在葡萄牙里斯本市贝伦区的巴西利亚大道边上,坐落着一座纪念碑,它在特茹河河口的北岸,北距热罗尼莫斯修道院余米,西距贝伦塔约米,造型如一艘巨大的帆船。
发现者纪念碑
这就是葡萄著名的“发现者纪念碑”(葡萄牙文:Padr?odosDescobrimentos或MonumentoaosDescobrimentos,字面翻译应为发现纪念碑)
这座纪念碑,就是为了纪念"航海家"恩里克王子逝世周年而修建的标志性建筑。同时,这里也是地理大发现时代到印度和东方去的帆船起航的地方。
位于纪念碑首位的恩里克王子
在大航海这个缔造欧洲辉煌的时代,葡萄牙作为最早开拓远洋陆地的国家,纪念碑却把一个没有任何远洋经历的人放在第一位。
足以说明,正是在恩里克的推动下,大航海才拉开了序幕,他仅凭一人之力,改变了当时的世界。
03
—
殖民扩张--达·伽玛的野望
恩里克王子去世时,葡萄牙的势力已经延伸到赤道附近的海域。年,探险家迭戈·卡奥的船队抵达刚果河口,年的第二次远航则行至南纬22°的西非海岸。
在卡奥船长的两次航行之间,有一位胆大妄为的热那亚人建议葡王向西航行寻找印度,国王征求了卡奥和其他专家的意见,大家都认为是异想天开,于是这位叫哥伦布的水手转向西班牙兜售其计划。
哥伦布同学请坐下,我们下一章再讲你
面对西班牙在海上的挑战,葡萄牙王室决心加速探索通往印度的海上航道。精力充沛、野心勃勃的贵族瓦斯科·达·伽马(VascodaGamac.-)于是登场了。
年7月8日是圣母瞻礼日,也是宫廷星占家为远航水手们选定的良辰吉日。达·伽马将由里斯本启航,率领四艘船和多名水手,踏上探索通往印度的航程。
达·伽马乘小艇登上旗舰“圣加百列号”
经过将近4个月长达4多海里的航程后,船队终于驶近好望角。由于担心遭遇暴风,水手们无意前行,但是达·伽马凭借坚强的意志,战胜了恐惧与骚动,舰队继续启航。
年4月,船队北上抵达今肯尼亚附近海域,在一个叫马林迪(Mallindi)的地方受到当地酋长的热情接待,酋长为达伽马提供了一名优秀的导航员--出生于阿拉伯半岛的航海家艾哈迈德·伊本·马吉德。
马吉德有着丰富的航海经验,更重要的是他还熟悉阿拉伯人和印度人之间的贸易情况。在他的帮助下,舰队乘着季风渡过浩瀚的印度洋,于5月20日到达印度西南部大港科泽科德(Kozhikode)。
科泽科德,亦名"卡利卡特"
英文:Calicut,马拉雅拉姆语:Kozhikode
科泽科德今属喀拉拉邦,是印度、中国和伊斯兰贸易的中心,亦中国史籍所载之南毗国(宋)、古里佛(元)或古里(明),几十年前郑和的船队曾多次经停,年郑和染病,最终也殁于此地。
葡萄牙人是来做生意的,可糟糕的是达·伽马为人骄横跋扈、狂暴凶残,他的部下与当地人之间不断摩擦,甚至互相扣留人质,所幸没有发展到大动干戈的地步。
之所以没有兵戈相向,就达伽马一方来说,主要是人生地不熟,情况不明实力也不够;就当地人而言,虽然觉得这伙西洋人比阿拉伯商人寒酸,但他们船上的火枪火炮确实厉害。
最终,达·伽玛靠着当地萨莫林(Samorim,当地土王的称号)的帮助顺利完成了交易,于年8月底,带着香料、珠宝和数名被他劫持的高种姓印度人返航。
《达伽马觐见印度土王萨莫林》()
年9月,遍体鳞伤的两艘船回到里斯本。舰队在途中历经磨难,因为根本不懂季风规律,加上坏血病、恶劣天气和暴乱阴谋,幸存下来纯属运气。
这是一次地狱般的远航,船队离家一年零九个月,航程2.4万英里,出发时的船员死亡了三分之二。
但是他们的确带回了肉桂、丁香、豆蔻、胡椒和印度的红宝石。大喜过望的葡王曼纽尔一世下令举国欢庆,赐封达·伽马为“东印度海军司令”,并向教皇报告发现了信基督教的印度。
《瓦斯科·达伽马像》()
现藏格林尼治英国国家海事博物馆
后来达·伽马又两度远航印度。他带着火力充足的舰队,沿途烧烧抢掠,以恐怖手段攻击阿拉伯商船,在东非和印度西南沿岸建立起许多殖民据点,从而巩固了葡萄牙在印度洋上的霸权地位。
年达·伽马被封为伯爵,年以印度总督身份第三次远航,当年在科泽科德附近的科钦去世。
04
—
亚洲--葡萄牙的居间贸易
在达·伽马完成第二次印度远征后,葡萄牙国王曼纽尔一世还派出了一位航海家--勇猛凶残的阿尔布开克(AfonsodeAlbuquerque,c.-)前往东方。
此人被称为“东方凯撒”和“海上雄狮”,先后攻占了果阿与马六甲,加上从阿拉伯人那里夺来的霍尔木兹海峡,葡萄牙牢牢地控制了前往亚洲的水上通道。
佚名《阿尔布开克像》(年后)
现藏里斯本国家古代艺术博物馆
阿尔布开克因为侵占印度果阿被授予“果阿公爵”的荣衔,他还曾两度派使前往广州,试图敲开中国的大门。而明王朝统治下的中国,早就严禁民间下海通蕃,他吃了“闭门羹”。
葡萄牙人在陆续侵占印度果阿,攻占马六甲,占领巽他群岛和马鲁古群岛(香料群岛)后,同中国通商受阻,之后于公元年强占澳门。
葡萄牙人也没放过日本,公元年后葡萄牙船只陆续驶进九州港口。他们以马六甲为中心,经营日本、南洋、中国和印度间获利甚巨的亚洲居间贸易。
《停泊在长崎港内的葡萄牙克拉克帆船》
日本画家狩野内膳
05
—
启示
对于葡萄牙的大航海来说,恩里克很重要,他组织和资助了最初持久而系统的探险,将探险与殖民结合起来,并赋予探险商业效果。
他建立起世界一流的船队,催生了第一流的造船技术、培养了一大批世界一流的航海家,使葡萄牙成了欧洲的航海中心,奠定了欧洲地理大发现的良好基础。
葡萄牙借助航海开拓视野后,迅速发现向西越过好望角到印度,再到南洋、日本和中国,并靠居间贸易获利的模式。之后,通过强化海上军事能力,为贸易保驾护航,是葡萄牙成功的关键。
葡萄牙绕过好望角到达亚洲的贸易线
达·伽玛虽然也很重要,但我真的不想提他,比较影响我的品味。这家伙就是嚣张憨贵族+航海投机者+血腥殖民者的代表,形象LOW爆。
但他及后续航海家建立殖民地的行为,确实对葡萄牙发展意义重大。这就像是那句话:“风口上,猪也能飞起来”,印证了时势造英雄的重要性。
葡萄牙大航海可借鉴的经验:教育先行、技术创新、因势利导,搭配些运气。即便用到子女规划和个人成长上,也是不错的路径。
PS.感谢爱历史的晨晨提供灵感。
心若无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