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法想象,此时此刻的明阳山送别厅
可以肯定,您从此长存于我们的心中
缅怀,不仅因为您的共和国功勋
更因为您就如我们年长的至亲
稻花香里,您的音容犹在
稻菽千重,吾辈接力奋进
今天上午10:00,袁隆平院士的遗体送别仪式在长沙市明阳山殡仪馆铭德厅举行。昨日,上万市民冒雨前往明阳山殡仪馆悼念袁隆平,一束束鲜花整齐摆放,长沙花店的鲜花全部售罄。
▲追忆袁公
袁隆平将一生献给了土地,他曾鞠躬尽瘁奋战过的每一寸土地,如今已千里稻香。5月的季节,农人们喜在眉梢,袁老却再也见不到了….
//心系祖国也心系世界
“禾下乘凉梦”和“杂交水稻覆盖全球梦”是袁老生前最大的梦想,他一生致力于发展杂交水稻,造福世界人民。
袁隆平是杂交水稻研究领域的开创者和带头人,是世界上第一个将水稻的杂交优势成功地应用于生产的科学家。从年开始到现在,始终致力于杂交水稻技术的研究、应用与推广,攻克了“制种关”,为中国粮食安全和解决世界饥荒作出杰出贡献,直到今年他还坚持在海南三亚南繁基地开展科研工作,5月9日传来消息,三亚国家水稻公园示范点,袁隆平院士团队研发的“超优千号”超级杂交水稻开始测产。
他博大慈爱的胸怀不仅心系中国,也心系世界,他先后应邀请前往菲律宾、美国、日本、印度、越南等国家讲学、传授杂交水稻技术,帮助其他国家解决粮食紧缺问题,如今在海外,已有60个多国家种植杂交稻,种植面积每年约有万公顷。
5月22日,袁隆平去世消息公布后,世界各国网友纷纷悼念,来自英国、美国、印尼、印度、巴基斯坦、葡萄牙、非洲等各个国家和地区网友用他们的语言阐述袁隆平一生对全世界人类的贡献。还有见过袁隆平本人的印度和巴基斯坦网友,都晒出他们曾经和袁隆平的合影。
//他带着梦的“种子”去了天堂
他研发的杂交水稻不仅养活了世界上22%的人口,还为中国带来了亿元人民币的经济效益,是当之无愧的农圣。他曾说:“民以食为天。我是学农的,依靠农业技术提高粮食产量是我的职责所在。尤其经历了三年自然灾害那场饥荒,我亲眼看到有人因为饥饿倒在路边、田埂边和桥底下,真是锥心般的刺痛”。
年5月22日13时07分,袁隆平逝世,享年91岁。他走的这天,举国悲痛,山河同悲,长沙街头,万千人在绵绵细雨中送别。
应家属要求,袁老的灵车驶进了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让他与毕生热爱的事业作最后告别。在医院里的最后时光,念念不忘的还是杂交水稻事业,他关心天气、气温,操心护士们有没有吃饭,千万别为了自己连饭都不吃,让病房里的医生护士们泣不成声。
//妈妈,稻子熟了,我也要来看您了
母亲临终前,袁隆平因工作没能见到母亲最后一面是他最大的遗憾。年他为母亲写了这封信——《妈妈,稻子熟了》,字里行间,说不尽对母亲的思念与愧疚。今天,袁隆平院士逝世,读完这封旧信的网友纷纷留言:读到一半就已泪流满面,可爱的袁爷爷,要去和妈妈团聚了。
//袁老为“百年津沽”小站稻题字
袁隆平数十年如一日坚持科学研究,奔忙于田间地头,跟农民、农业、农村打交道。年,当袁老听了MAP重振天津小站稻的介绍之后,特地为MAPbeside“百年津沽”小站稻题字。
天津特色小站稻是我国著名的优质水稻之一,原产于天津津南地区,始于辽宋时期,成名于清末,曾是宫廷御膳米。先正达集团中国MAP天津技术服务中心位于小站稻优质产区之一的西青王稳庄,这里土壤属于滨海盐渍土壤,pH值在8.5以上,盐度3.0%,这样的盐渍土壤种植粮食作物难度非常大,天津中心的技术团队经过两年的技术创新、种植过程中的反复试验,探索出一整套行之有效的盐渍土壤改良措施,成功的将只能生长芦苇的盐渍土改造成适于水稻生长的良田,让小站稻在天津这片盐渍土壤上生根发芽。这里的盐碱地、运河水和气候造就了小站稻独特的口感,白里透青、油光发亮、粘香适口、回味甘醇,民间有着“一家煮饭,四邻飘香”的美誉。
在先正达集团中国MAP团队的努力下,小站稻产量每年逐步上升,MAPbeside“百年津沽”小站稻也获得越来越多消费者的认可。
“小站稻重振辉煌”,袁老,请您放心!您的嘱托我们正在一步步实现,您的未竟之业,我们也正以必成之心,一步一步去完成!
//遥寄哀思中的“必成之心”
先生之风,山高水长
国之功勋,千古流芳
先生之志,万世景仰
遍地英雄,沃野之上
袁老,我们想你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