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虚无力,血虚发燥,陰虚发热,

北京皮肤科好的医院 http://baidianfeng.39.net/a_zhiliao/150708/4652392.html

注:本文转载自网络,不代表本平台立场,仅供读者参考,著作权属归原创者所有。

一、先虚而后病

无论什么病,只要是生病,都是先虚而后病。通俗地说,“虚”说明人体正气不足,“正气存内,邪不可干”,只有人体正气旺盛,才能卫外固密,外邪难以入侵,内邪也就难以产生,也就不会发生疾病。否则,“虚”在初级阶段,会导致人疲乏无力、精力不济、情绪低落、头目不清、食欲不振、便秘泄泻、失眠多梦、陽痿早泄、月经不调等,等“虚”发展到高级阶段,各种疾病就来了。而且,虚证的讨厌之处在于:它虽不会马上要你的命,却会反复缠绵,变成“顽症”。

二、你是哪种虚?

中医对虚证进行了总结,将其分为4类:气虚、血虚、陰虚、陽虚。并且,中医认为“有诸内者,必形诸外”,外表是内在的体现,只有气血调和、陰陽平衡,才能身材健美、肌肤润泽、青春永驻,反之,人不但会生病,还会显老。所以,从这个角度说,很多女性朋友并不是老了,而是虚了。

1.气虚——无力

气虚好比人体的燃料不足,从而导致动力不足。气来自三个方面:先天拥有的精气(腎)、后天吸取的水谷之气(脾胃)、呼吸的空气(肺),因此气虚大致包括三个方面的虚:腎虚、脾虚、肺虚。

主要表征

气虚的女人最大的特征就是“懒”,懒得说话,懒得动弹,恨不能整天“葛优躺”。脾主运化水液,脾气虚了,运化水的能力就会下降,就会脾湿,所以气虚的女人基本都伴有脾湿的症状,都有齿痕舌。此外,气虚则无力固摄大便,就会大便不成形;气虚会引起血虚血瘀,月经容易推迟,如果气虚症状严重,还会导致闭经;气虚下陷,就会导致带脉失约、冲任虚损,使子宫失于维系,致使子宫脱垂。至于疲乏、自汗、气喘等,更是气虚的标配。

辨别要点

懒!易疲倦、易感冒、脏腑功能弱。气虚容易跟陽虚搞混,二者的区别在于有无寒象,气虚是单纯的功能减弱,而陽虚是功能减弱+寒象。

2.血虚——发燥

血虚好比人体的营养液不足,从而导致身体枯燥、营养不良。气能生血,因此气虚时间长了,必定会引起血虚;同时,气虚则运行血液无力,必定会引起血瘀。血虚多与脾胃有关,脾胃负责化生气血,脾胃罢工就会造血不足。

主要表征

面色发黄或发白,口唇颜色淡,头晕目眩,指甲苍白,兼有气虚的症状。血虚则冲任气血不足,若同时伴有血瘀的症状,瘀血内停,血不归经,也会伤及冲任,就会导致月经量少,周期延长,甚至闭经。

辨别要点

整体外观颜色(如口唇、指甲、舌体)偏淡,形体瘦弱,月经量少、色淡。

3.陰虚——发热

陰虚相当于水和津液不足,所以出现燥热。在“四虚”中,女人最痛恨的就是陰虚,因为陰虚致丑!

主要表征

最典型的特征就在于一个字:燥!陰虚又称陰虚火旺,体内虚火引起燥热,导致皮肤干燥、长痘、面色偏红(高原红)、口腔溃疡、大便燥结、小便短赤而黄、五心烦热、盗汗等。

辨别要点

同时满足上火+比一般人怕热,不能光凭上火就判断是陰虚,如果爱上火,可又比一般人怕冷,叫真寒假热。陰虚的女人常见地图舌。

4.陽虚——怕冷

陽虚相当于陽光不足,所以感到寒冷。

主要表征

陽虚又称陽虚火衰,是气虚的进一步发展,陽虚之人属于冰冷型,最典型的特征就是:怕冷!陽气不足,一般以脾腎陽虚为主,尤其腎陽为诸陽之本,而“腎主生殖”、“腎主骨”、“腎主水”,因此陽虚的女人容易出现性欲减退、腰腿疼痛、下肢肿胀等现象。陽虚的女人普遍都有白带偏多、经量偏少的现象,任由其发展,就会造成宫寒不孕。此外,腎藏精、精生血,血养发,陽气不足的女人,精血虚衰,头发特别容易脱落、变白。

辨别要点

最大的特征就是怕冷,或局部容易凉,喜欢温热饮食,不能耐受寒凉饮食。

三、几种“虚”都有,怎么办?

体虚者常出现两虚之体,主要有以下几种:陰陽两虚:既怕冷又怕热,冬天特别怕冷,夏天特别怕热,进补宜采用陰陽并补、养陰温陽、滋陰壮陽等补法。气血两虚:一般出现在贫血、白细胞减少症、血小板减少症、大出血后、月经过多者等人群身上,兼顾了气虚和血虚的表征,进补宜采用益气生血、培补气血、气血并补等补法。气陰两虚:既有头晕、乏力、腿软等气虚表现,又有升火、咽干、舌红等陰虚表现,进补宜采用益气养陰之补法,即在进补时应同时考虑补气和补陰。不过,尽管体虚者常出现两虚之体,但排序往往有轻重,建议辨明根由,比如自己最初以哪些表征为主,再决定怎么调理。

四、为什么虚证会引起衰老?

《黄帝内经》曰:女子以七为基数,七七任脉虚,太冲脉衰少;男子以八为基数,七八天癸竭,精少,腎脏衰。这段话告诉我们:虚证之所以引起衰老,是因为腎精被折腾光了。我们常说“腎主骨升髓”,很多上了年纪的人为什么乎骨质疏松、腿脚不利索呢?就是因为年纪大了,身体虚了,腎精亏虚,则精不能生髓,髓不能濡养骨骼,再怎么吃钙片也不顶用。

五、四种食补方法

根据不同的体质,分为四种不同的食补方法:平补:不论健康人或病人都可以食用。可以帮助维持健康和生命:如谷类、豆类、乳类、水果和蔬菜类。这类食品性能平和,陰虚、陽虚、气虚、血虚的女性均可食用。温补:指食性温热的食物,如牛肉、羊肉、黄鳝、甜食、红枣、桂圆、荔枝以及葱姜辛辣之品等。冬令怕冷的女性常吃这类食品可帮助升火,改善怕冷的感觉,从而增强体质。清补:指食性寒凉的食物,如梨、生藕、芹菜、百合、绿豆、黄瓜、甲鱼、螺蛳等,有清火作用。温散:指性味辛热的食物,如辣椒、桂皮、芥末、香菜、花椒等。这类食物有温陽散寒作用,在寒冷的冬季,常用来御寒和除湿。女性进补应从调整入手,调和好机体内外平衡,使身体保持在一个气血通畅的状态下,然后再根据情况来确定是否需要进补。女性生理特点不同于男性,女性以血为贵,进补的关键在调血,但应根据不同情况辨证施补。

1.气虚的女性

气虚的女性往往表现为气色虚弱、脸色苍白、神疲乏力、白带量多、月经周期不规律等症状。进补提示:可用一些补气的药物调理,如人参、黄芪、白术、红枣、甘草用来炖鸡或排骨以补气。用人参进补有一定的讲究,在家里用人参进补要格外小心,应以小剂量、短疗程为原则,最好在服用之前咨询一下医生。气虚的女性在秋冬季节应该多吃萝卜、大枣、排骨汤等补气的食物;在药补上,可以喝由黄芪、人参、白术、甘草配制的“四君子汤”。

2.贫血或血虚的女性

女性中绝大多数人都有血虚的症状,如经常会出现头昏、眼花、面色暗淡、失眠、多梦、月经不调等现象,而且血虚体质的人,往往形体瘦弱,身体素质较差。进补提示:平时可常吃补血养血的食物,如菠菜、黑豆、胡萝卜、金针菜、莲藕、黑木耳、鸡肉、猪肉、羊肉、海参等;水果可选用桑椹、葡萄、红枣、桂圆等。同时也可结合中药进行药补,常用的补血中药有当归、藏红花、熟地、川芎、白芍、阿胶等。用这些中药和补血的食物一起做成可口的药膳,如当归生姜羊肉汤、阿胶炖黄酒、四物鸡汤等,都有很好的养血效果。对于患有月经不调、经量过多的女性,可选用人参、当归、川芎、黄芪等中药,也可选用乌鸡白凤丸、阿胶补血浆等中成药。日常生活中多吃海参、鱼虾、红枣、猕猴桃、葡萄、桂圆、芝麻、菠菜等食物。

3.怕冷的女性

在寒冷的季节,许多女性感到全身发冷,尤其是手、足等末梢部位。更年期妇女更甚,每逢冬季特别怕冷,医学上称为冷感症。进补提示:怕冷的女性要多吃羊肉、牛肉、狗肉、鸡肉、鹌鹑、大蒜、辣椒、生姜、香菜、洋葱、桂圆、栗子等温热的食物,有助于御寒。也可多吃些含碘较多的食物,如海带、海蜇、海水鱼、虾皮等。应积极参加适宜的体育锻炼,尤其是从事久坐或久立工作的妇女,应重视体育活动,多做手、脚和腰部的运动。人体虚症、概括起来不外体虚、陽虚、血虚、陰虚四种类型,根据虚症的不同类型应有针对性地选择恰当的补虚药。从病理上分析,气虚和陽虚在总体上都是指脏腑组织机能活动的衰退和抗病能力的减退,气是能量,所以气虚是指单纯的机能衰退,而陽虚是在气虚(机能衰退)进一步发展的基础上,出现了陽热能量的减少和衰退,其中包括能量代谢的失调和减退,以及由于陽虚产生了陰寒内盛的病理反应,所以陽虚包括了气虚,而气虚不一定是陽虚,气虚但是可以发展为陽虚……血虚和陰虚,是指机体物质成分的亏损和缺少,但是血虚是指单纯的血液亏损不足,例如贫血,或具有贫血症状而血红蛋白正常之病症,而陰虚则指包含血虚在内的全身性陰液(体液)的亏损,以及陰不制陽,虚热内生,机能虚性亢奋所产生的症解。但人体在生命活动过程中,气、血、陰、陽是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的、一般而论,气虚和陽虚、表示机体活动能力的衰退,陽虚多兼气虚,而气虚也易导致陽虚;陰虚和血虚、表示机体精血津液的耗损,陰虚多兼血虚,而血虚也易导致陰虚。所以,气血双亏、陰陽俱虚亦属常见之症,治当补气药与补血药、补陰药与补陽药并用,所谓气血双补、陰陽并补之法。另外,气能生血,亦能生津,故气虚与陰津不足之症,常以补气药配补血药或补陰药,即补气生血,益气生津之法。在补益人体的中药当中,『只有人参、何首乌才能采开地之灵气、长成人的形状。补气之首为人参、补血之源为何首乌』,“气为血之帅”,“血为气之母”,而人体又为气血所构成。

六、艾灸通治一切虚证!

古人说:“虚则补之”。调理虚证可以进补食补,不过考虑到“虚不受补”的原理,还是建议大家“进补之前先灸补”。《医学入门》说:“虚者灸之,使火气以助元陽也;实者灸之,使实邪随火气而发散也;寒者灸之,使其气复温也;热者灸之,引郁热之气外发,火就燥之义也。”可见,艾灸通治一切虚证!艾灸具有双向调节功能,通过经络传导来调整身体的寒热虚实。灸就是用火调动人体的气机,调整已经出现不平衡的各系统功能,而且灸是补纯陽的,元气足,气血寒热虚实自会调和。适逢夏季,正是陽气生发最盛之时,此时艾灸,事半功倍!气虚:气海、关元、足三里。血虚:中脘、血海、足三里。艾灸补心陽,心陽增强了,心主血脉的功能就增强了,心其华在面,就会有更多血液输送到面部,就会气色红润;艾灸补脾陽,脾陽的功能增强了,脾胃就能运化出更多气血,就不用担心会气虚血虚了。陰虚艾灸:涌泉、太溪、照海。艾灸可以直接补腎精,腎陰增强了,便能上可滋补肺陰,中可滋补脾陰,就不会陰虚了。陽虚艾灸:大椎、命门、关元。同理,艾灸有助于增强腎陽,腎陽增强了,便能上可温补心陽,中可温补脾陽,陽虚也会离你远去。综上所述,艾灸上滋肺陰,中健脾气,下补腎精,长期坚持,可以气血陰陽调和,轻松对付各种虚证。而且艾灸与进补不同,艾灸趋向于平补,“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进补则不然,尤其一些中老年人,不管三七二十一,习惯于用人参等大补之品,非但不能达到进补的目的,反而会因“虚不受补”而上火。所以呀,甭管你是什么虚,都建议你艾灸调理,安全、简单、又有效!总结一下,陰虚、陽虚、气虚、血虚,分别用四个字来概括,热、冷、懒、白,其实,所有的虚,都与经络不通,管道堵了有关,只要我们把人体的管道疏通了,气血就可以很好的在里流动,人体的各种虚症就会得到平衡。在这里总结一句话:陰虚头项热当先,陽虚冷到手脚边,气虚全身无力气,血虚白在掌指间。温馨提示:文中所涉及到各类药方、验方等仅供专业中医人士参考学习,不能作为处方,请勿盲目试!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putaoyae.com/pyjn/9457.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