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一根蒲棒说起

白癜风患者能否运动 http://pf.39.net/bdfyy/bdfhl/140924/4480881.html

小时候,看到水边水草中的小棒子(当时还不知道它的名字),感觉很好玩,可惜大人从来不让我到水边玩,又不给我去弄,只能远观。从那时起,对这根可望不可及的小棒子魂牵梦绕数十年。

而后上学工作,渐渐远离了自然。或者说,自己的心远离了自然。对很多小时候熟识喜欢的自然事物,都慢慢忘却了。

直到最近,才在附近的公园水塘里又见到它,原本也是可望不可及,因为水塘围着栏杆,不准靠前的(为了游人安全)。

没成想到了夏末时候,园林工人整理收割水塘边上的水草,成车运走。里面要多少有多少,我终于可以随心所欲地收集,顿时感觉自己暴富(我是多么容易满足)。

拿来炫富之时,经朋友告诉,我才知道它的名字——蒲棒。因为这段跨越数十年的相思,感觉有必要对它深入了解一下,才发现,这可不是一根普通的小棒子。

它实际上是植物的花(准确地说是花序——花的集合),植物的名字叫蒲草,因为是棒状,所以叫蒲棒。

还没长出蒲棒的蒲草

蒲草别名水蜡烛,是因为把蒲棒泡在油里,然后拿出来就可以当做蜡烛用。

也叫香蒲,因为含有挥发性的芳香物质,傍晚在香蒲多的水边路过,会闻到很特别的,淡淡的清新的香气。

相信我们的祖先,跟我们每个人一样,会被这根迷人的小棒子和这样的香气所吸引,开始仔细研究这个植物。从而开始了数千年相伴。

蒲棒,实际上是蒲花的一半,雌花;而另外一半——雄花——则没有这么强的吸引眼球能力,很多人可能都不知道它的存在。

雄在上,雌在下(不要想歪)

蒲棒上端不甚整齐的就是雄花花序,看起来远不如光洁整齐的雌花花序——蒲棒来得好看,而且在成熟之后,就会飘散。只剩下端的雌花。

这个颜值不高而低调的雄花却是香蒲的精华,它的花粉,就是大名鼎鼎的中药——蒲黄。

放大来看,其实都是一个一个的小花组成的

当我们看到一根漂亮的蒲棒的时候,多半都是雄花已经开过并飘散在风中,完成了自己的使命——给雌花授精,是的,蒲黄就是香蒲的精子。

已经成熟的雄花,花粉满满,形象猥琐,完成授精大业之后,就浪迹天涯,只留下雌花哺育后代,妥妥的渣男代表。

粉状,很黄,但很细腻,一点都不暴力

等到雌花也成熟的时候,就会在秋日的干燥天气里飞散开来,像蒲公英一样把自己的种子随风传播出去。

所以,喜欢蒲棒的朋友,想放在家里把玩,做装饰,一定要在夏天,雌花还没成熟的时候采回来,一旦成熟,稍一干燥,就会爆出大量的种子——蒲绒。看这个蓬勃劲儿,最佳用途是填充枕头。

蒲黄

蒲黄的主要功效是破血消肿(生),补血止血(炒),生则能行,熟则能止。配合五灵脂,则是著名的失笑散,用于治疗因瘀血引起的腹痛。

之所以叫“失笑散",是因为止痛效果迅速。病人原本痛的呲牙咧嘴,面目狰狞,一吃下去,突然不痛了,不禁失笑。当然,想要达到这样的效果,还是要有明医诊断准确才行,不是任何痛的情况用了都可以失笑的。

另外香蒲的地下茎,也是一味药,叫做蒲黄根。功效是清热凉血,利水消肿,想想就知道,人家整天泡在水里,处理水的能力肯定超强。

蒲黄根

另外要说一下,北京有个地方叫“蒲黄榆”,跟蒲黄并无关系,是东蒲桥,黄土坑,榆树村三个地名的缩称,我知道类似的还有贵州的六盘水——六枝,盘县,水城。

继续说蒲,这么香的草,仅仅用于治病,未免就太可惜了。直接说吧,这个草有两个部分是可以吃的,一个是叶子底端嫩的部分,叫做蒲菜,最出名的是淮安的开洋蒲菜。

蒲菜(某宝有售,感兴趣的朋友可以买来尝尝,蒲棒也有,没地方采而又喜欢的朋友可以随意购买)

另一个是前面说的地下茎——蒲黄根,嫩的时候也是可以作为食物吃的,叫做蒲芽,古代叫蒲蒻,俗称草芽。

蒲芽

总结一下以上几个吃的部位:

药物:蒲黄——花粉;蒲黄根——地下茎

食物:蒲菜——叶子根部嫩的部分;蒲芽——嫩的地下茎

香蒲全身照

说明一下,香蒲埋在泥土中的部分,看起来像根的部分是它的茎,跟竹子一样,这种结构叫做地下茎,也叫根茎,并不是真正的根。

除了直接吃,因为蒲棒讨人喜欢的样子,大家还把其他食物特意做成它的样子来吃,比如蒲棒里脊,蒲棒羊肉。

蒲棒里脊

蒲棒羊肉

这些菜除了外形,跟蒲草没有任何关系,绿绿的叶子一般也都是用韭菜代替(绿的蒲草不是随时随地都有)。

喜欢日餐的朋友,应该熟悉蒲烧鳗鱼,这个“蒲”,就是蒲棒的蒲,日本人最早做鱼比较原生态,不会开膛破肚去内脏,而且也不会用炭火烤,都是整个用明火烧(烤与烧的区别:烤者靠边也;烧者环绕也),鳗鱼也不例外,鳗鱼直接串在竹签上烧,形状很像蒲棒,所以叫做蒲烧。

现在当然是会剖开摊平,也不用明火直接烧了,而且还发展出从腹部和背部切开两个大的流派,具体到佐料火候就更是复杂,将来搞不好还会有蒲烧之神产生。

虽然已经跟蒲棒没有任何关系了,但蒲烧这个名字还是沿用了下来。并扩展到了其他鱼类,比如蒲烧秋刀鱼、蒲烧鲷鱼等。

我们中国人对自然产物是物尽其用的态度。蒲草除了直接吃(无论是做药还是做食物),还能作为加工食物的辅料。比如——蒲包肉。

蒲包肉

除了吃之外,就是日用品了。最常见的就是用来做扇子——蒲扇。

蒲扇其实有两种,上面这种是用蒲草编织的。还有一种,是用另外一种植物——蒲葵的叶子做的。

蒲葵树——蒲葵叶——蒲扇

就我个人来说,更喜欢后者一些,因为蒲葵的叶子就差直接长成扇子了。更加自然天成。

传说中的芭蕉扇,如果真的有,应该是芭蕉这个植物的叶子。但很少见人用,可能是在实际使用中,芭蕉叶质地并不耐用,于是只能在神话里大发神威了,在现实生活中,芭蕉叶的主要用途应该是下雨的时候听。

雨打芭蕉叶带愁心同新月向人羞

蒲草能编成扇子,也能编成席子,提包,鞋等日用品,因为现在材料选择性多,除了扇子以外,这些制品都很少见了。还能编成坐垫,就是大名鼎鼎的蒲团(请不要在前面脑补“肉”字,否则由此引起的任何后果自负哦)。

蒲团

小小一根蒲棒,竟然有如此背景,怪不得人见人爱,但若要论谁最爱蒲棒,则非天津市武清区大黄堡镇蒲棒村的先辈们莫属,人家把自己的村子都用蒲棒命名,你说是不是真爱?

并且这种真爱还将延续,因为当地有一所“泗蒲棒”小学。(建议在该小学推广本文,可能需要一些删节)

中国人与自然的关系更加和谐,能够与自然界的各个物种完美地和谐共生,相比于现代工业对环境的肆意破坏和人类所遭受的反噬,是更加优雅的生活方式。蒲草就是一个极好的例子。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putaoyae.com/pyjj/6252.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