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葡萄牙与英格兰

19世纪英国政治家帕麦斯顿勋爵说:“英国没有永远的朋友,也没有永远的敌人,只有永远的利益。”这句话几乎成了英国外交史乃至国际关系史的金科玉律。的确,英国在崛起的过程中,与西班牙、荷兰、法国、俄罗斯、德国等欧陆列强时而为敌,时而为友,因时因势而异。但英国真的没有“永远的朋友”吗?纵观历史,南欧小国葡萄牙自14世纪末与英格兰订立盟约以来,两国的同盟关系至今没有断绝,这不仅在英国外交史上独树一帜,在世界外交史上可能也不多见。这一长期的关系对英国有哪些方面的影响呢?牛津大学圣彼得学院院士、若昂二世国王葡萄牙研究讲座教授ThomasErle于年7月伦敦城文化节期间在格雷沙姆学院做了一次讲座,选取不同时期不同侧面概述了英葡关系对英国社会方方面面的影响。本文译自讲座讲稿。

大多数人可能都听说过英葡同盟,众所周知,这个同盟在年5月缔结于温莎,而且从来没有被废除,甚至延续到了今天。当时没有人想得到这个同盟会持续这么长时间。在中世纪,缔结、解散条约和同盟非常频繁。在同盟中,英格兰的理查二世和葡萄牙的若昂一世同意互相“根据请求给予陆海军支援,并赋予对方臣民在各自领地内从事互惠贸易的权利。理查还承诺支持若昂对付任何企图推翻他的敌人,而若昂向理查派遣了一支划桨船舰队”。冈特的约翰之女兰开斯特的菲莉帕与若昂国王联姻,进一步巩固了这一同盟。她的外交手腕和社交技巧——以及多产:她有6个子女活到了成年,其中多数是男孩——在初期凝聚了这一同盟。

这一同盟有一个特点会令所有人——至少是所有英格兰人——感到吃惊,即两个同盟者并不平等。中世纪的英格兰和今天一样,是一个富饶的国家,是西欧最重要的政治势力之一,拥有一支令人生畏的武装。英格兰君主不但觊觎苏格兰、威尔士和爱尔兰的领地,还控制了今天法国的一大片地区。而葡萄牙是一个筚路蓝缕的小王国,是伊比利亚半岛的五个政权之一,而这五个政权中最强大的无疑是卡斯特尔。

数世纪以来,英格兰的政治、经济和军事势力常常让这个同盟显得一边倒,弱小的一方得到了不成比例的好处。人们很容易想到半岛战争(年至年),英国在其中投入了大量的资金,付出了重大的牺牲,将葡萄牙从法国的侵略下拯救了出来——这是其中一种说法。另一种或许更现实的说法是,英法当时正在争夺欧洲霸权,而葡萄牙恰好成了合适的战场。英葡同盟创建的理由或许也非常相似:爱德华三世之子、兰开斯特公爵冈特的约翰觊觎卡斯特尔王位,而葡萄牙正好就是入侵的跳板。兰开斯特公爵的军队——尤其是弓箭手——在葡萄牙参与了关键的阿尔茹巴罗塔(Aljubarrota)战役(年),彻底打败了一支入侵的卡斯提尔军队。和14世纪早先年的班诺克本战役类似,阿尔茹巴罗塔战役也让弱小国家——葡萄牙和苏格兰——得以在强邻——卡斯提尔和英格兰——面前维持了数世纪的独立。

年阿尔茹巴罗塔战役,葡萄牙军队(右)击败了卡斯提尔军队(图片来自网络)

在经济关系上,英格兰也占据主导地位。这方面最有名的例子或许就是年的“梅休因条约”。这些条约将基本上还是农业国家的葡萄牙牢牢揽入了一个即将开始现代工业化的国家的经济怀抱中,而葡萄牙工业起步缓慢也常常被归咎于梅休因条约的不利影响。不管怎样,条约的条款让18世纪的葡萄牙葡萄酒贸易大获其利。

不过在本次讲座中,我想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待英葡同盟。英格兰或许是主导的一方,但这并不意味着英格兰就不会像葡萄牙需要英格兰那样需要葡萄牙了。与葡萄牙相比,英格兰纵然富有强大,但我们需要记住,它并非一直以来在所有方面都富有强大。曾几何时——英格兰人常常没有发觉——葡萄牙能给英格兰相当重要的东西。我将从中世纪、16世纪、17世纪和21世纪截取一系列片段来说明这一点。

中世纪

各位应该还记得我刚才说到葡萄牙的若昂一世根据温莎条约采取的行动之一,就是向理查二世派去了一支划桨船舰队。这是一支非常厉害的海上力量,而且有趣的是为什么理查会请求将它们派到英吉利海峡。

已故的教授PeterRussell爵士在他的名著《TheEnglishInterventioninSpainandPortugalinthetimeofEdwardIIIandRichardI》中触目惊心地描述了14世纪英格兰海军的状况。非常简单,就是没有海军。尽管英格兰、法国和卡斯提尔几乎一直处于战争状态,英格兰政府除了雇佣外国船只和水手外,没有采取任何建立海防的努力。

和有些人所认为的不同,当时最有效的战舰不是帆船,而是划桨船。这种船只一开始是用于地中海航行,但也无论如何能在春天和夏天从南欧开到英格兰来。这种船只一般长约英尺,携带名划桨手,分成30排,每6人1排。在中世纪,他们“都是志愿服役的专家,所以收入颇丰”。“每艘划桨船的一个显要特点就是……船头装配的木制撞角,当名划桨手带动约吨的船只时,可以对敌舰甚至商船的船身造成重大伤害”。它们也配备了一些火炮。

14世纪的划桨船模型(图片来自讲座课件)

14世纪70年代,百年战争打得正酣,英格兰与卡斯提尔、法国交战。西班牙人提供了划桨船。他们在海上没有遭遇过什么阵仗,因为英格兰没有船只能与之抗衡。这些划桨船吃水浅、速度快,善于对英格兰沿岸发动袭击。我们再来看一下PeterRussell爵士有关年的事件的叙述:“法国和卡斯提尔的袭击首先是针对萨塞克斯。数千战士于6月29日在罗瑟(Rother)河口登陆,拉伊陷落并被洗劫。舰队然后继续向西,袭击罗廷丁(Rottingdean),惊慌失措的居民弃村而逃。联军从那里向内陆的刘易斯(Lewes)挺进。他们遭遇的唯一抵抗是刘易斯修道院长指挥的小股地方民兵。这支乌合之众一触即溃。”

随后联军重新上船,劫掠了福克斯通(Folkestone)和朴茨茅斯,然后返回在法国的基地。他们在8月卷土重来,这次劫掠的是怀特岛。法军指挥官的意图之一是给英格兰人一个教训,让他们亲自领教一下战争的恐怖,法国农民可是在英军手里受了几十年的罪了。

虽然英格兰政府最终能够组织起有效的抵抗,抵御敌人登岸袭扰,但他们除了找外国人助阵,对海上的敌人只能望洋兴叹。所以他们向葡萄牙求助,从年到年,根据温莎条约的条款,一支葡萄牙划桨船舰队长期驻守英格兰水域,通常是在南安普顿。舰队包括阿方索·富尔塔多(AlfonsoFurtado)所部的6艘划桨船——其中一些体型庞大——以及一些其他船只。舰队定期在英吉利海峡巡航,其威慑作用必定颇有成效,因为Russell记载那段时间敌人再也没有袭击英格兰南部了。

16、17世纪

这就是一个有趣的片段,葡萄牙在英格兰海上力量薄弱时对英格兰伸出援手。但我们现在往后看几个世纪,到伊丽莎白女王和詹姆士一世及六世时期,看一下英葡关系另一个非常不同的方面。

我现在要说一点这一时期英格兰和葡萄牙在思想上的联系。英格兰人通常认为16世纪末、17世纪初是一个伟大思想辈出的时期。毕竟这是创作并演出了莎士比亚戏剧的时代。但人们常常忘了莎士比亚是用英语写作的,而英语在当时是一个非常冷僻的小语种。除了安特卫普等地的一些商人之外,欧洲大陆没有人会说能听英语。莎士比亚及其同时代的人只是为本国民众写作,而且在当时以及随后许多年,他们写的东西都被视为消遣娱乐,不值得严肃学者长期







































北京中科白癜风医院路线
北京中科白癜风医院圆白癜风抗白梦

转载请注明: http://www.putaoyae.com/pysd/4273.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版权所有:Copyright © 2012-2020 葡萄牙

    电话:

    当前时间: